第68章

小姑娘感觉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高高兴兴地带着手稿离开了。

扶苏慢悠悠回到大殿中去陪父亲。

秦王政放下笔,揉了揉手腕:

“又去哄骗弟妹了?这回是骗阴替你去做什么?”

扶苏乖巧表示果然什么都瞒不过父亲,随即提起官学教材一事。

他总结道:

“这些年我大秦朝堂上的文臣基本都是六国之人,只有武将中才能见到大量秦人。可见大秦在文官的培养上欠缺太多,必须补足才好。”

秦王政深以为然:

“商君策可靠军事强国,却过于倚重军事,无形间压榨了文官的发展。秦人多以沙场征战为荣,忽略了其他方面。”

参军打仗的收益回报是相当快的,和读书当官相比,这就是个快速改变家族地位的捷径。有近路大家自然愿意抄近路,而不是吃力不讨好去研究什么学问。

更何况秦国庶民本来也没多少机会学习,只能接触到参军这一条路。

商鞅搞了个疲民五术,弄得庶民苦不堪言。这么做确实让庶民更愿意去靠军功来改换门庭,可也变相打击了秦国的文气。

当然,即便现在看来商君策确实遗留下来的问题重重,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它就是最好的选择。

秦国得先强大起来,才能谈别的。否则被各国压着打,那就根本没有未来可言了。

反正这些问题都是可以慢慢解决的。

秦王政也觉得文官全是六国之人太危险了,尤其是在天下刚定的时候。那时六国还未归心,出身六国的文官很难确保个个都忠于大秦,随便出几个想复国的就会把事情弄得非常麻烦。

扶苏既然想出了解决办法,那再好不过。

只可惜官学的成效需要等上至少五年十年才能出来,而且学成出师的学子也做不到一下子就当上高官,还得花时间慢慢磨练。

扶苏劝道:

“有父亲在,那些跳梁小丑翻不起什么风浪。我们时间还长,总能等到那一天的。”

按照上辈子的情况来看,父亲至少还有十八年寿命。倘若好好保养、不吃丹药,肯定能更长。

这么长的时间还不够吗?扶苏认为足够了。

冬去春来,大秦即将迎来春耕。

公子公主们终于摆脱了魔鬼大兄的支配,可以喘一口气了。听闻大兄最近在忙春耕事宜,为各地调配耕牛,压根没时间来管他们。

好耶!可以浪了!

欢庆只持续了一天,第二天收到小报告的扶苏就杀到了六英宫。

他堂而皇之地占用了距离宫门最近的一处大殿作为临时的办公场所,随身携带了一堆侍者。

有人负责侍奉太子,有人负责把守宫门,有人负责巡查各个学殿。谁要是偷溜、睡觉、走神,第一时间就会被抓获,拎到长兄跟前接受教育。

大家:QAQ

扶苏翻看着官牛的名册:

“多调一点官牛去赵地,赵国去年耽搁了耕种,今年土地会更难开垦。”

年年都种的地会相对好耕一点。

战国时期很多地方已经不搞休耕了,而是年年耕种。扶苏通过戎人弄来了紫花苜蓿,甚至可以做到通过种地来养地,靠的就是豆科植物都有的固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