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秦王政仔细听完分析道:

“光靠耕田数量稀少,并不能完全遏制楚人气焰。山林资源丰富,选择渔猎也能勉强活得下来。只是人口会难以扩张,战时也十分吃亏。”

他考教儿子:

“大秦总不能一直指望着靠战争征服他们,你可有其他对策?”

扶苏点了点头:

“丘陵虽非平原那样的良田,但若开垦梯田,其实也能扩大出许多耕地来。不能叫楚人自己发现这样的耕种方法,如此主动权便掌握在楚人手中了。”

“父亲可还记得,管仲当初是如何摧毁鲁国的?”

秦王政顿时露出了赞许的神色:

“此举甚妙。”

管仲在齐国为相时,对鲁国打了一场经济战。

他先下令齐国境内只许穿鲁布所作的衣物,鲁国因此看到了巨大的商机,开始不断扩大布匹原材料的种植。庶民也纷纷放弃种粮,改种桑麻,举国发展纺织业。

然后,管仲突然不许齐国进口鲁布了。鲁国经济就此崩溃,国内出现了严重的饥荒,只能高价向齐国购粮。

这个案例证明了经济作物在面对粮食作物时,对庶民拥有极高的吸引力。如果想让一个国家对自己国家形成高度依赖的话,那就忽悠对方种植经济作物,放弃粮食。

长沙郡那么多丘陵,与其等楚人开出梯田种粮,不如指导他们在其中种植对土地平整度要求不那么高的其他作物。

秦国商队便可以用相对于粮食来说略高一点的价格收购楚人手中的作物,然后让他们拿钱卖粮。

因为中间有个差价的存在,楚人就会觉得很划算,比直接种粮要好。

但那时长沙郡却会成为一个完全依赖秦国商队的地区。

他们要是不安分,官方商队可以拒绝卖粮警告他们。不仅如此,他们种植出的经济作物,能不能销售出去也要看商队的脸色。

扶苏表示,如今大秦正有许多经济作物需要耕种。之前担心侵占良田,如今开垦丘陵山坡进行种植,也能避免霸占种粮土地的情况出现。

对寻常庶民,统治者当然希望他们安稳地种粮食自给自足。生怕他们多种经济作物赔个血本无归,后头自己吃饭都成问题,还要官府救济。

也就是怀有二心的楚民,才叫扶苏出此下策。

等楚人彻底安分下来,自然是要重新调整耕种比例,增加主粮占比的。

秦王政觉得此举大有可为。

虽然扶苏提出的解决措施与他自己所想的不同,但也不失为另一个好方案。

扶苏一向偏好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无形之间达成目的。这样不容易引起楚人的反弹,是个明晃晃的阳谋。

不过天底下懂经济战的人不多,或许绝大多数楚民连自己中计了都不会意识到。

在古代玩经济,确实是降维打击。

历代君王大都不懂经济,所以只能选择视行商为洪水猛兽。既然掌控不了,那就往死里打压,不给金融大佬发挥的空间。

很难说这里头有没有管仲的锅在。

或许是管仲干的缺德事太多了,导致两千多年以来,但凡是当国君的没有一个不害怕这个的。

当然,管仲当敌人很恐怖,当自己人那就爽歪歪。

爱子如此优秀,秦王难免想炫耀一二。所以迫不及待地命人去传召众臣入宫,让他们商议一下具体要如何施行。

臣子们一头雾水地入宫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