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明君的第一佞臣 杰歌 852 字 11个月前

谢恒也是仗着如今的韩钰处在一个“人人瞧不上”的状态,才敢大胆表露身份,知道自己不会被韩钰怀疑真实动机。

“我此番前来的确是为打探昌河形势。之前在大瑾就收到消息说西境这边不太平,昌河已经蠢蠢欲动。我过来本是想打探昌河与大夏的合作到底进行到了何种程度。只是在住客栈时,无意中听到有人说起葛家村这个地方,我便想起了我大瑾的一个村落,村民都是从战场上退下来的将士,带着家人谋生,一时间有几分同情,便过来瞧瞧,也帮些忙。”

韩钰:“这里是昌河,葛家村的村民是昌河百姓,昌河挑衅大瑾开战在即,谢大人为何还要帮扶昌河人?”

谢恒看着韩钰直摇头:“我没想到韩兄竟然会问出这样的问题,倒是让我失望了。昌河百姓又如何?两国交恶,那是当权者们的较量,两边朝廷也可以相互敌视,却没有必要牵涉到普通百姓。哪怕是枉顾律法的江湖都还讲究一个祸不及家人,难道我们还不如江湖草莽?再退一步,韩兄渴望天下大同,那不管是昌河人还是大瑾人,不都是天下人?”

韩钰被问的一愣,是啊,不管是昌河人还是大瑾人,不都是天下人?枉他口口声声追求天下大同,却还在纠结昌区分河人与大瑾人!他的格局还是小了!

这一刻,韩钰对谢恒由衷生出一股钦佩之情!

“谢兄说的是!”

谢恒笑起来,“我还以为你要一直叫我谢大人了。”

韩钰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

“我之前是有些气你隐瞒身份,但现在想想,如果是我孤身进入大瑾,就算知道没人会认识我,与人相交时也一定会使用化名。”

孤身?

一旁的宁六默默看了一眼韩钰。

韩钰:“谢兄对我坦白身份,难道就不担心我会告知朝廷?”

谢恒:“韩兄当然不会。昌河王室若是知道我在,一定会绑了我要挟大瑾,致使与大瑾进一步交恶,其结果不过是在交战过程中大瑾会打得更狠,这绝对不是韩兄想看到的。”

谢恒这笃定的模样让韩钰稍稍有点不痛快,虽然他知道谢恒说的是事实,不过这种被人完全看透还有点牵着鼻子走的感觉却不大好。他就算与父亲吵架,与同僚不和,但也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

看着韩钰有点气鼓鼓却又不得不服气的样子,谢恒心里偷笑。

他知道韩钰这种人,想要这类人能为己所用,就得让对方心悦诚服。

谢恒不认为自己比韩钰更聪明,也不觉得在治国的本领上能超过韩钰,他现在能让韩钰信服,靠的不过是先知的外挂。谢恒觉得自己能平步青云至今,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从来不会仗着先知而轻视古人,更不会忽略古人的智慧。当然他了解历史走向,也知道韩钰的为人和性情,这便能在他与韩钰的交往中提供极大便利。

再者现在的韩钰还比较年轻,思想上远远不如后期的韩钰成熟。如果他再晚遇上韩钰几年,哪怕凭借他对历史上韩钰的主张有诸多了解,也未必能轻易入韩钰的眼。

相交于年少,总有些特别的好处。

韩钰有些赌气地说道:“你又如何知道大瑾一定会因为你被挟持而痛打昌河?说不定投鼠忌器,反而不敢轻易出兵。”

“因为一旦昌河跟大瑾开战,大瑾领兵的将领极有可能是冠军侯啊!”谢恒笑着对韩钰眨眨眼,“话说你就没了解过我跟冠军侯的爱恨情仇吗?那你这消息可太滞后了。”

第三百五十九章 自我认知

韩钰的嘴角抽搐得厉害,“我是有所听闻谢兄与冠军侯不睦,在官场上是针锋相对的政敌,恨和仇可以理解,哪来的情和爱?”

谢恒撇嘴,“以后你就知道了。话说韩兄介不介意多跟我说说昌河朝堂的情况?”

韩钰十分无语地看着谢恒:“谢兄,我好歹是昌河人,哪怕我对如今的王室十分失望,你也不能指望我做你们大瑾的内应,不向朝廷泄露你的踪迹已经是我所能做到的极限了。”

谢恒耸肩:“我只是觉得未来大瑾终会将昌河收入囊中,而且反正韩兄你在昌河也是郁郁不得志,若是能提供给大瑾一些有效的帮助,未来说不定可以在大瑾施展你的才华。既是为天下计,也就不该拘泥于效忠的是哪个朝廷。”

韩钰不得不承认谢恒的口才确实很好,但他还是坚定地摇了摇头,“即便我求一个天下大同,却也不能为此放弃底线。倘若有一日,昌河因王室衰败、朝代更迭的必然性而成为历史,那我会平静接受,但我不能成为推动这一进程的因素之一。”这也算是他对昌河的一点固执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