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能够以教法施行自治,是大元帝国境内基、伊、犹三教信徒自信与骄傲的来源。他们只需服从神启示给他们的律法,而不必屈从异教徒君王的意志。这是天选之民的标志。

还算是幸运,新登基不久的合汗帖木儿对远道而来的拉丁教士尊敬有加。在大都距离皇城只有一箭之地的胡同里特意画出一块地皮给了天主教的教士们。约翰.孟高维诺和他的助手们,经过辛苦集资,终于建起了以尔萨先知的养父大圣优素福为主保的圣优素福堂。它拥有元大都最高的塔楼,楼上悬挂着巨型铜钟。每当礼拜之日打钟时,皇帝在宫里都能够听得见那口钟在“叮当”做响。

这是一个辉煌的起点,天主教在远东开辟的第一教区就是汗八里教区。将来,他们还会有远东第二教区泉州。

约翰.孟高维诺将为高唐王施行洗礼,这位尊贵的驸马爷将该宗天主教,他和公主生的胖儿子也将由孟高维诺施行洗礼并起经名叫叶哈雅。

天主教将在庞大的帝国内享有繁荣。来自罗马的教宗本笃十二世的使节,佛罗伦萨的方济各会修士马黎诺里,将给蒙古人带来他们从未见识过的高大的欧洲马做为礼物。

高加索的阿兰人在最后一位亚述教会的神职人员死去后会集体改宗天主教。

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简直就是一幅徐徐展开的锦绣画卷。

直至包着红巾的摩尼教徒将帝国变成一座巨型的坟场。末代泉州主教佛罗伦萨人詹姆斯狼狈的登上一艘去埃及的穆斯林商船逃走。

这场天主教徒美妙的千秋大梦才算结束。

而现在,这个耸立在皇宫不远处的全大都最高的钟塔,是位来自亚美尼亚埃里温的贵妇人阿斯特希克.格沃尔格杨出钱建立的。这贵妇人孀居很长时间,她曾有位闺中密友,名叫海伦娜.迦斯帕拉杨,是中买宝货斡脱商埃沙德斯.迦斯帕拉杨的遗孀。一年前这位闺蜜在山西大同云门山圣母报喜教堂中,于礼拜祈祷中无疾而终。

海伦娜.迦斯帕拉杨死的很安详。她的面容柔和宁静,没有任何临终前的痛苦扭曲。她是在和平与幸福中离开这个世界的。并且,她对自己的命终早有预料,她已经提前立下遗嘱,并将阿斯特希克.格沃尔格杨指定为自己故去后的遗嘱执行人。

阿斯特希克.格沃尔格杨赶往大同处理海伦娜留下的遗产。大部分捐赠给当地基督教教会,只有少数私人物件交给生前最要好的女友阿斯特希克珍藏。

都是些女人的私属物品。绣样、手帕、珠链、半新半旧的绸制长袍与头巾,已经用空掉的水晶雕刻香膏瓶子什么的。阿斯特希克把它们一件件的仔细过目,当她拿起它们的时候,她似乎还能够嗅到海伦娜身上温暖的体香。这些是海伦娜留给阿斯特希克的全部记忆。

她在这些庸常的女性遗物里,发现了一本书和一叠信件。信件一共几十封,用一条粉色的丝带扎住并打了个蝴蝶结。阿斯特希克解开系结,书信集里掉落出一页白纸,纸上是用波斯字母拼写的亚美尼亚语,仅有简短的一句话:“献上我全部的爱!海伦娜。”

阿斯特希克看了觉得自己懵懵懂懂的,不过这页纸片上的词句和那些已然泛黄的旧信激发了她少女一样的好奇心。

阿斯特希克抽出其中的一封,借着灯烛读它。

这是一封根本没被发出的信件,写它的女人在完成它后将它封好,就丢进抽屉内让它永远不见天日,直到自己死后觉得这些已经没必要作为隐秘保存之后,她把它们留给自己在世界上最信任的女友保存。她相信她乐意倾听她的述说,并愿意替她续存这个生命中隐秘宝贵的故事。她们两个都是丧夫的女子,都作为寡妇把余生交给了神。

信的开头,按照惯例,海伦娜向神圣的天主圣三致以最崇高的敬礼,然后赞美圣母的童贞受孕,最后是对教会的祝福。

然后,信件的正文。

提到一个男人。

“我与他,是在教堂附属的小玫瑰园里偶遇的。”海伦娜以如此的词句开头:“我没想到在我无聊的残余日子里,还能够与这样一位英俊、成熟且有趣的男性相逢。这似乎是我的主加在我身上的一个考验。”

“那一年,我是个富商的寡妇,但是尚还算得是年轻。他大概是四十岁左右的年纪。我猜的。因为我没好意思去他口中打听他的真实年龄。他的确俊美。我们彼此遇见时他穿一身黑色,系一条同样质地的黑丝巾裹住头。他的肤色苍白。让我想起白玫瑰花水分饱满的花瓣。他的胡须浓黑,修剪的干净得体。他有一对蓝宝石一样闪烁的眼睛,让我想起大高加索山脉晶莹积雪反射出的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