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至元十二年三月五日,元庭派廉希贤等到健康,宣旨意要求士兵不得劫掠。

至元十二年三月十五日,廉希贤要求伯颜派兵护送使团入宋,但是伯颜说使节是靠嘴而不是靠兵的,派大兵护送反而让宋人起疑心,廉希贤坚持要兵,于是伯颜给了他几百骑兵护送,但是一入宋境就被扣留,廉希贤被带往临安,后死于临安。

至元十二年四月一日,镇巢反正归宋,杀死阿术军千户阿塔赤和也烈拔都。早在至元十二年三月十九日,伯颜就派遣人员回大都向忽必烈报告了前线战况。忽必烈要伯颜选用忠诚廉洁的官员和投降的前宋官员一起驻守新归顺的城市。

至元十二年四月二十日,宋右丞相陈宜中派人向伯颜请罪,称愿意缴纳岁币并惩罚杀害廉希贤的凶手。于是伯颜又派张羽前去和宋人谈判,张羽等又被宋人杀死。”

“至元十二年五月三日,海都在阿勒泰山地区正式开始造反,朝廷不安。忽必烈已经提前预接到海都可能要反的密报,于是以天气炎热不便作战为借口要求伯颜停止前进,等秋天后再行动。

至元十二年四月二十四日,伯颜接到旨意要他停止前进,四月二十五日再接到旨意要他反回元朝廷商议军事。伯颜在至元十二年的五月十一日离开健康,十二日伯颜抵达镇江,十三日伯颜过长江,然后伯颜经由清河口反回上都朝廷。同年七月十四日,元庭下诏继续作战,七月二十日,伯颜经由山东返回对宋作战前线。”

“至元十二年八月十日,文天祥带领招募的义勇军去临安勤王。

同年十一月十六日,伯颜攻打降而复叛的常州,十八日常州城破,十九日伯颜坐水门关口屠杀宋军。

十一月三日,宋庭调文天祥军入卫京师。

十二月四日,宋庭派柳岳去和伯颜谈判,伯颜只要求宋庭投降。稍后,董文炳招降了海盗朱清和张萱,他们后来成了元朝海运万户。

至元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柳岳回到临安。

至元十二年十二月十七日,宋庭派陆秀夫去元营谈判,愿意称侄孙,伯颜不答应,派囊加歹随陆秀夫一起回临安。

至元十三年正月初三,伯颜军队到浙江嘉兴。

至元十三年四日和五日,大量临安朝官逃离临安,谢太皇太后召开朝会只有六七个人到会。”

“至元十三年正月初七,宋右丞相陈宜中派人到伯颜军中送来德祐帝称藩表文,但是伯颜不答应宋作为藩属国存在。

至元十三年正月初九,陈宜中再次送来德祐帝愿意称臣的表文,但仍然请求在宋称臣后保留封地和宋王称呼,伯颜仍然不同意。

宋曾经在正月初四任命文天祥做临安知府,文天祥不接受。文天祥请求让吉王赵昰和信王赵昺出镇福建广东,并改封赵昰为益王赵昺为广王。一开始宋庭不答应,后来到正月十日,谢太皇太后终于答应让二王出镇。

至元十三年正月十六日,伯颜抵达长安镇,约好的和陈宜中谈判,陈宜中却爽约了。早在正月初六,董文炳部队就赶来长安镇和伯颜汇合了。

至元十三年正月十七日,伯颜抵达临平镇。

陈宜中爽约是因为他得知伯颜绝不允许议和只接受宋人投降,所以陈宜中不敢去元营与伯颜面谈,他到宫中请求谢太皇太后迁都,谢太皇太后初不答应,陈宜中哭求,谢太皇太后终于答应了,并收拾好了自己的行李,但是一直等到天黑却不见陈宜中来接。谢太皇太后愤怒的把头上的钗环首饰拔下来扔到地上,说,我本来就不同意迁都,是你们哭着求我迁都,现在我准备好了你们却不来,看来都是耍弄我老太婆玩的。于是谢太皇太后干脆回宫紧闭宫门谁都不见了。陈宜中是慌乱出错,他本意是打算第二天天亮起行的,但是因为心里慌乱没有对谢太皇太后讲明白,结果打乱了整个迁都进程。”

“至元十三年正月十八日,伯颜军队来到皋亭山,这时决战迁都都不行了,宋庭决定投降。

十八日时,宋庭派人给驻扎在皋亭山的伯颜送去了御玺和降表。伯颜接受了御玺降表后派人去宋庭洽谈具体投降细节。

同日,益王赵昰和广王赵昺在大臣护送下逃出临安,右丞相陈宜中也逃出了临安,张世杰的部队也离开了临安。

至元十三年正月十九日,元军来到距离临安只有十五里地的地方,得知了益王赵昰和广王赵昺已经出逃的信息,伯颜派五千精兵去追,没有追上。

至元十三年正月十九日的上午,文天祥被任命为枢密使,下午又任命他当右丞相兼任枢密使都督各路军马,文天祥拒绝接受这些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