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杨琏真迦的疯狂行为,惹得宋朝的遗老遗少们群情激奋,元朝当地的官员,也因实在看不下去此贼秃的下流可耻行径,将杨琏真迦的劣迹,一一写在奏折上,上报给了合汗忽必烈。

杨琏真迦为了保命,只能向合汗行贿,除了将穿云琴献上以外,还特意将用宋理宗颅骨制成的法器嘎巴拉碗献于上师答儿麻八剌剌吉塔。杨髡贼心里很清楚,尊贵的上师能说服合汗放他一个活命。

不过死罪虽免,活罪难逃。杨髡最终被判戴枷示众一个月并脊杖七十七后流配偏荒地面。

而那张穿云琴,自然和来自巴格达的七十二弦琵琶一样,成了元宫中的宝贝。忽必烈合汗将它赐予善歌舞的高丽贡女李买奴为奖赏。

杨琏真迦、福闻和允泽等几个僧人之所以敢做下盗挖宋帝陵寝这种恶事,是因为他们在大都朝廷里有支持者,就是桑哥。

桑哥,梵文名字“雄狮”之意,波斯人说他是个维吾尔人,但吐蕃特人在他们著于后来十五世纪的历史著作《汉藏史籍》中说桑哥的家族是吐蕃特赞普赤松德赞时派驻朵斯麻地区没有回来,后来一直留居当地的吐蕃特军队的后裔。

桑哥在朝中势大,并打赵子昂耳光的时候,伯颜早就离开了大都往西北去为他的合汗防范诸王的叛乱企图。故此,伯颜和桑哥这个人几乎没有任何的交集。

伯颜只从一些由大都飘来的亦真亦幻的传闻里,知道这个年轻的精通四种语言的尚书省主理人,是帝师八思巴的爱徒之一。

当年,桑哥曾经师从于胆巴。从上都回萨迦的时候途径朵斯麻,在那里遇见了八思巴。当时的八思巴已经模仿蒙古皇宫里的怯薛制度,建立了属于上师的“剌让”,即上师私邸。并在其中设置了十三侍从官制。桑哥成为了上师官邸里的十三侍从官之一,负责管理上师府中的衣服鞋帽珠宝等物品,并与贴身伺候八思巴的奉茶侍从做了好友。

八思巴携胆巴与十三侍从官往京师觐见合汗,并献所制国字“八思巴文”时,忽必烈就知道八思巴身边有这么一个聪慧而机巧的年轻人。合汗招用了桑哥,让他做官。但桑哥一开始时的官途却并不顺畅。

桑哥当官后为了孝敬自己的提携者,曾在大都为八思巴建“梅朵热哇”,这是一座专为敬礼上师用处的花苑。并在苑中置佛堂,做法事仪轨为上师求福报。结果却被御史台给按治下狱。

忽必烈尚不知道有这种事。直到一次宴会上合汗请上师同观歌舞,上师趁机向合汗提及桑哥被下狱的事,合汗才命令释放桑哥出狱。

至元十七年时,吐蕃特再次爆发反朝廷与反上师的叛乱,八思巴圆寂后疯传他是被敌对方投毒杀害的新闻,一时间难辨真假。此时的桑哥已经做了忽必烈的总制院使,在皇帝的委派下桑哥率领军队入藏平定叛乱。先后攻下叛乱者所据朗卓康马土城和甲若仓之城。并将叛首功嘉藏卜处死。桑哥平叛后在萨迦重修东甲穷章寺,并在各地要害处均设精兵看守。大兴驿站并维护道路,政绩颇丰。

因此忽必烈重设尚书省时,就让显得颇有才华的桑哥做了新尚书省的右丞相。

桑哥得宠后权势显赫,骄淫之心渐生,以至侥幸之徒竞趋其门入贿求官。卢世荣因为善理财,通过买通了桑哥的门径,从白身进用做官,后来因他的新财政改良计划破产被处死,导致桑哥和阿附他的一众党徒都陷于恶名当中。桑哥本人则在活着的时候就得到了艾哈迈德死后尸体所得的待遇,被肢解了喂狗。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而这遥远一切,对哈喇和林来说都是说书人嘴里的传闻。传闻真真假假,你不可不信,也不能全信。生活在哈喇和林就跟生活在托勒密天体模型中的月球上一样,对来自宇宙中心地球上的传闻要费力的去甄别它的真伪,才能保证自己不被欺骗。

伯颜被受命出镇哈喇和林的时候,曹洞宗的雪庭福裕亡了。被蒙古人推崇过的汉地大和尚不少。雪庭福裕算其中一位。在他之前,还有海云和子聪。自从蒙古人的成吉思合汗干掉了企图以神权代理政权的大萨满通天巫阔阔出以后,蒙古人就开始在各个宗教里打转。想找一个最适合他们的。

伊斯兰和基督教的自治能力太强,他们有自己的法律,自己的牧人。神职人员完全可以替代朝廷派出的官员进行牧灵、理财、施政。即使没有皇帝他们一样可以自组社区活的滋润。这样强势的宗教,自然不被想要专治的君主喜欢,也自然会出于一样的原因不被儒家士大夫们待见。

相对软弱和结构松散,不能离开朝廷施行自我治理的佛教和道教,就显然更对蒙古皇帝和士大夫们的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