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西点点头:“小松说得,也对,计算量太大了。而且,就算我们统计出了出售单价,那销量呢?在称重量的时候,敢问有任何同学可以确保你称出去的每一斤桔子都没有任何误差吗?”
栗梓站起来,说:“陶老师,我们刚刚说了那么多,直接数一下不就行了吗?”
陶西笑道:“没错,同学们要记住,我们不是生活在试卷上的。解决生活上的问题,绝对不是由已知数来推算未知数这么死板。我呢,已经帮大家数过了,里面一共是4700元。也就是说,如果有一天你们想用钱的时候,用这个方法,一个月挣个一万元是完全没有问题。”同学们响起了一片笑声和掌声。
陶西刻意停顿了一下,准备进入正题,郑重地问:“那么现在一个更死板的问题出现了,既然现在的你们都可以靠卖桔子这样的事赚到这么多钱,那么请问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愿意花上七年的时间读完本科在出来找工作呢?一个是卖桔子的,一个是大学生,如果他们两个人赚的钱差不多,那请问,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
是啊,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每天都在读书的少年们,却可能很少有时间停下来好好思考这个问题。也可能是不敢去细想,生怕答案会令自己丧失学习动力。毕竟,随波逐流,比硬要追寻意义容易得多。
高一(六)班的同学们在陶西留下的问题里,度过了思考的几天。
几天后,体育课上,陶西亲自揭晓了这个答案。他让全班在操场上集合后,大声问:“怎么样,想清楚了吗?你们是为什么而学习?”
沙婉抢先回答:“是我爸让我学习的!”
陶西自然地接了一句:“行啊,这里还有位替父从军的,你是朝阳区花木兰啊?”
两人的话引发了一阵哄笑。但这哄笑里没有什么嘲笑的意味,因为,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与之类似的。很多人学习,就是为了让爱自己、自己也爱的亲人感到满意,做一个所谓的“好孩子”。
焦耳补充道:“我是为了考个外地的大学,让爸妈不能再在耳边没完没了地唠叨!”
他的回答获得了不少掌声,一方面是因为有很多人感同身受,另一方面是因为,同学们中的不少人都见识过焦耳他爸——前教导主任焦安的唠叨。
见没有人再回答,陶西清了清嗓子,郑重地说:“为什么学习,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我今天只想说说我自己的想法。邬童——”他用眼神示意,“做投球动作!”说着,捡起一副棒球手套和一个棒球扔给邬童。
邬童还是用他一贯懒洋洋的表情戴上了手套,正准备投球,却被陶西的话定在了原地。
“快速球。”
邬童皱了皱眉。他是优秀的投手,经过专业训练来隐藏自己的投球意图,他相信自己不可能这样轻易地就泄露了身体语言。
他迅速换了一个投球准备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