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赵惟能万万没想到,庞元英这次这么不占理的时,圣上竟也护着他了。而且圣上还为庞元英,冲自己发了这么大的火。
赵惟能面上老实地附和赵祯的话,心理特别委屈。这一天天是怎么回事了,他堂堂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孙子,竟然混得全然不如一个纨绔得圣心。
随后,包拯和赵惟能出了垂拱殿。
包拯叹了口气,便拱手和赵惟能道别。
赵惟能似乎听出包拯叹息里的愁绪,追问包拯:“冒犯问一句,包大人刚才觐见所为何事?”
“包某和郡王一样,都是去参庞元英。”包拯这也算是实话实说了。
赵惟能丝毫不怀疑包拯的说法。毕竟包拯先前参庞元英,以至于和庞太师再次斗嘴的事,早就传得满朝皆知。虽然被皇帝骂了,但有人和自己站在统一立场,赵惟能心里特别有归属感,便什么话都和包拯讲了。
“圣上今天是怎么了,心情不好?他怎么这么偏向庞元英,就因为庞元英做了他两年伴读?这里面……”
“郡王,圣人的事,咱们做臣子的还是莫要非议才好,这样才能长寿啊。”包拯拱手,以公务繁忙为由和赵惟能告辞。
赵惟能点点头,目送走了包拯后,心里越琢磨越觉得哪不对劲儿。
越想越怀疑,越怀疑越想——
赵惟能本以为他够倒霉了,没想到更倒霉的事还在后头。他归家不久后,便来了一道圣旨。命赵惟能以赵氏子孙的身份,代天子守太\祖皇陵三月。即日启程,刻不容缓。
赵惟能这算明白了,自己这回是彻底得罪了赵祯。其实守陵三月也没什么,最让他心不安的是赵祯为何如此对他,如果是因为赵祯偏爱庞元英……那这三个月,将是他最受心魔折磨的三个月。
实际上,赵祯本没有打算正经下旨惩罚赵惟能的意思。岂料包拯和赵惟能退下之后,庞太师又来了。也怪赵祯自己嘴欠,听庞太师回禀完国事,就和他闲聊了几句,无意就将其这件事来。本以为他打发走了赵惟能,偏向了庞太师的儿子,庞太师会满意。
谁知庞太师忽然就来气了,还委屈上了。开始旁征博引,引古喻今,竭力论证赵惟能此般行径有损大宋皇室的颜面。若皇帝此刻纵容其丢脸,那就是给赵氏皇族丢脸。
庞太师博学多才,包揽群书。赵祯虽也不差,但到底年纪轻,经验不足,讲辩不过庞太师。再者他也没必要为一个不怎么亲近的堂兄,和重臣争论得面红耳赤。遂他只是和庞太师把一年惩罚‘讲价’到三月,象征性地惩戒了下赵惟能。
赵惟能在离开之前,不忘留封信给庞元英。
信的内容除了表达气愤、谩骂,就是宣战。大意无非就是撂狠话,让庞元英等着,他一定会再回来,把他折磨得生不如死,恨他一辈子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