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正事,柳萱倒无心玩笑了,叹了一口气道:“若是司徒境和鞑靼有勾结,我若迎敌,便是背腹受敌,只怕难逃一死;我若拒绝,便是军法处置;就算我回京揭发司徒境,皇上自然也是相信自请就藩,替朝廷分忧的凤子龙孙,不会信我。若是如此,我少不得被扣上惧战脱逃,构陷亲王的罪名。被许是我才智平庸,当前之局于我而言,似是死局。”

对,就是死局。就像贾赦若要揭发永昌公主府,景怀帝也必定不肯信他一样,都是死局。

贾赦笑了起来:“按将军所言,确实是死局;不过不是还有忠勇侯么?忠勇侯封皇命查北疆总兵候照的案子,传言死在铁网山脚,却死不见尸。”

柳萱眼睛一亮,知道贾赦已经想到破局之法,问:“九槐有何妙计?”

“妙计是没有,险种求生的法子倒是有一个。”贾赦道:“绝路之上,尚且可以一搏。既然司徒境和鞑靼有勾结,将军的兵力几何,后续没有粮草辎重供应等,只怕鞑靼王都是心中有数的。将军此刻迎敌,敌军必是成竹在胸,有备无患。

然,鞑靼国地广人稀,若是不熟悉地理气候,冬日千里冰封,鞑靼王大约料定将军不敢深入敌国。况且将军两万部下,光一日的兵马消耗,得需许多粮草,将军全军出击,也必至后续不接,若按常理推断,驻守边防线,守城不出是为上策。

若是将军偏出其不意,带轻骑突袭鞑靼后方,效仿当年霍大将军封狼居胥,鞑靼必然回军相救。如此一来,鞑靼犯边之困可解;若能拿到鞑靼和司徒境勾结的证据,更可解将军之尴尬处境。”

柳萱本就是将门之后,霍去病封狼居胥之事耳熟能详,当年他听先生授课讲到这一节,遥想霍去病英雄盖世,便心生向往;况且贾赦之言极为有理,说的柳萱极是心动,便抚掌笑道:“九槐之计甚妙,便就如此行事。”

贾赦和柳萱都不知道这次司徒境给了鞑靼王什么好处,但是鞑靼军但凡烧杀抢掠得的,定然是归鞑靼人所有。本朝疆域辽阔,百姓已经有不少定居到了屯兵驻地之外,如今战事一起,多少百姓逃往驻地以内。大军迟出兵一日,便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死于鞑靼刀下。

彼时军队出征,是要卜算祭天之后,才择日出发的。为了救百姓于水火,也为兵贵神速,柳萱将祭天的程序也省了,和贾赦议定当日,便点齐兵马,又招来亲信部下,吩咐五千兵士留在屯田营地,一万五千人随自己浩浩荡荡的奔赴前线。

同时,司徒境和吕丰羽那边也得了柳萱留下五千人照应营地的消息,气得司徒境骂道:“这柳萱不过而立,怎生得跟千年狐狸一样,敌军压境,竟然不肯全力迎敌。若是他因此延误战机,本王军法处置了他!”

柳萱部若是全军奔赴前线,司徒境便可名正言顺的接管其营地和新开垦的万顷良田,但柳萱留下了人,司徒境倒不好妄动了。景怀帝手上有北斗,因着候照之死,只怕北斗的人盯北疆盯得格外的紧,司徒境可以给柳萱穿小鞋,却不能明目张胆的排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