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事起了并没有几天,但是大军出城,越往北走,便越能瞧见路上百姓的尸首,还有或是被抢劫一空,或是被烧为灰烬的民房。自古以来,为了部分人的权利欲望,总要死上无数的人,人命如草芥,大抵如此。
因为知道这一仗原是可以避免的,看到如此情形,柳萱脸上满是愤色;贾赦见惯生死,面上倒比之柳萱平静不少。
鞑靼军善于马战,机动灵活,往往抢了财物便跑,若是朝廷军深入追击,还不知有什么陷阱等着柳萱等人呢。只是贾赦和柳萱定的本就不是大军其出之计,柳萱率兵佯攻几日,明面儿上朝廷军和鞑靼军陷入拉锯格局,各自安营。而柳萱和贾赦,却点了八百轻骑,只带数日粮草,绕过两军交战的前线,长驱直入,直奔鞑靼腹地。
因为鞑靼军知道朝廷大军不会驰援柳萱部,有恃无恐,原本是打算将柳萱部拖到粮草耗尽,士气衰弱时候,一举击破的,所以前线上两军各自安营对垒,每日骂战叫阵,却只有小股偷袭试探,并未大举进攻。
又因为柳萱部一万多将士拖住了鞑靼大军,待得绕过鞑靼军防线之后,柳萱部八百精骑竟没遇到什么阻碍,便杀到了鞑靼军王帐。
鞑靼军留在王帐的守军并不多,柳萱等人虽然只带八百精骑,但是这些人皆是柳萱留意司徒境动向之后每次操练精心挑选出来的,不但个个武艺高强,还对柳萱十分敬服。有此一支骑兵,即便只有八百人,冲杀起来也是声势浩大,犹如千军万马。
此次带兵出征的是鞑靼王次子阿古拉,此人也算骁勇善战。阿古拉被人打了个措手不及,原本惊怒交加,但只片刻,便稳住阵脚,翻身上马,冲杀出来。
贾赦看清双方形势,知道柳萱能够应付,对柳萱道:“将军,我入敌帐瞧瞧。”
柳萱知道此一回,杀退敌兵是其次,若是能找到司徒境勾结鞑靼的盟书契约,自己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一面举剑迎敌,一面道:“九槐尽管施为。”
贾赦双腿一夹,战马如离弦之箭,直奔王帐。两旁自然有鞑靼侍卫夹击,可是世间又有几人能拦住贾赦。只见贾赦出刀如风,偶尔还夹着风刃,一路狂奔间,两旁拦截之人只一个照面便是身首异处。
阿古拉见贾赦入鞑靼军中犹入无人之境,心下惊骇,一面和柳萱对战,一面口哨连响,早有鞑靼侍卫见势不对,不顾王帐处战事,翻身上马,飞奔出战圈。柳萱知道这是去搬救兵的,令旗一打,也有朝廷骑兵追击拦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