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静王府里,水宪、贾放和林如海聚在一起商议。

“看起来,京里的大粮行都有意将普通粮食的价格降一降,好腾谷仓与头寸出来接纳咱们的‘金银稻’呢。”水宪笑道。

林如海拍起了胸脯:“五万‘金银稻’马上又要进京了。”今天聚过之后,林如海就又要押运一批粮食进京。

贾放也笑:“咱们就这么一点一点地,慢慢地把大粮行都带沟里去,京城和东路的百姓就都有救了。”

水宪则胸有成竹:“看他们几大粮行这次能将普通粮食的价格降多低吧。如果他们心存善念,肯放百姓一条生路,那么这次的金银稻,我还是能给他们留个好结果。”

说着,水宪两道修长的眉毛挺了挺,接着说:“否则的话,那可就对不住。开商行做生意的,倾家荡产破财亡命,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林如海和贾放都没有经历过这样的阵仗,这会儿听见水宪说的,不免面面相觑。

谁知水宪说:“京里的各大商行,都已经开始通过钱庄调集头寸,准备接下来大肆采购金银稻。只要他们自己的头寸告罄,却又想拿住金银稻带给他们的高额利润,那么对不住,他们便已入我彀中,是生是死,都由我拿捏摆布。”

说到这里,水宪脸上显出一丝得意:“在商之人,最大的弱点,就是逐利。这次的金银稻,一上来就给他们三四成的利润。粮商利薄,原本五分一成利就已经到了极点,这次的机会他们怎么可能不抓住?”

“剩下的,就是看逐利之人,还有没有‘良心’了。”

第44章

两天之后, 又一批五万石“金银稻”抵京。

不出所料,京里的粮行差点儿为这一批粮食打起来。但最后大家达成了君子协定,五大粮行, 每家分去了一万石,金银稻的单价也从上回收的一百四十文直接涨到了两百文。

而普通粮食那里, 各家并未能谈妥降价的事宜, 但是各家都自作主张, 在原有的基础上稍许降了点儿, 一来是为了回笼一点资金, 二来是想要为金银稻腾空仓房。

虽然每家的降幅都不大, 每斗降个几文十几文的样子, 但是早先各粮行之间牢不可破的价格同盟,至此已经完全破了。

但即便如此,京城百姓, 肯光顾粮行的也不见增多。倒是一向大手笔的高门大户, 如四王八公的府邸, 在这段时间里多少出手,采购了不少降价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