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宪点头。

贾放凝神想了想说:“应该成,只要这纸经久耐磨,印上图样之后不会脱色,就应该成。我目前需要的纸币量还不算大,毕竟整个地盘只有五千人。需要多少钱币是可以算出来的。”

水宪稍许有点儿疑惑地望着贾放:“可以算出来?”

贾放只能摸摸后脑:“如果你一定要我算,我就只好想办法呀。”

如果一定要计算合适的货币供给量,他就又得回园子里去找货币金融学的书去了。

“这样,我现下再物色一两家靠谱的纸坊,按照你说的,考虑往纸中加入安全线、五彩丝,看看造出来的纸是什么样。等到你明年后年再印新钱的时候,咱们就可以用新的纸来印。”水宪对这件事显得极其热心,“等将来纸坊的事说定,这些细节上头,还要请子放多多帮忙。”

贾放则很感激他的热心,冲对方拱手:“理所应当,多谢!”

他有点儿猜到水宪的意思:如果纸币这个东西,能在他那小小的“试验田”里成功推广开来,那么水宪也会考虑在别的地方推广。

贾放完全不介意。

但是水宪看起来却对他的不介意有点介意,盯着他看了半晌,才敛了眼帘,叹了一口气,说:“我送你出去。”

*

桃源寨稽查队长王二郎已经过了他最忙碌的一段时间。

截至目前,无论是桃源村的土著,还是新余村、一村二村三村的移民们,都已经度过了最初的适应期——贾放管那个叫做“习惯养成期”,还说这个阶段通常只有21天,最长不会超过一个月。

在这一个月里,王二郎和他“不打不相识”的好朋友赵五光,每天到了“关键时间段”,都会各自带着一个稽查小队在村里巡逻,致力于帮助村民们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他俩还时不时地组织年轻人开展“消灭钉螺”的活动,力争在桃源寨辖内的所有水域之内,都绝无钉螺的踪迹。

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新余各村病人的一天天康复,王二郎的稽查队也越来越闲。

乡民们目前已经习惯了贾放提出的各种要求,人与牲畜不混浴,不随便进入河滩洗澡,公共厕所外面也没人会忘记洗手。

有些妇人自己学了制香胰子的法子,去“三村食堂”讨些废油来,又去集上买些烧碱回来,自己制胰子,往里面加点香花,制出来的胰子两文钱一小块,竟然也卖得很好,成了家家户户的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