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我觉得山药你说得对,既然有想去的地方,有想见识的风景,那就得趁着年轻,还能走动而多些走动。想当年我们俩也是走南闯北……”二十一叔开始跟跟宋玉延吹他以前跟烈婶走商之时的事情。

宋玉延想起“烈婶”的威名就是那会儿传出来的,不过二十一叔吹起牛逼来让饼儿这个不清楚前尘往事的小年轻还以为当年是他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吓跑了那群劫匪的。

宋玉延:“……”

算了,给身为长辈的二十一叔留点面子吧!

这边的三姐弟在给自家的二十一叔捧场,那边的唐枝的关注点尚没有被带跑,问烈婶道:“婶与二十一叔当真要与我们一块儿去绍兴?”

烈婶道:“行囊都收拾好了,还有说笑的?而且我们两个在家也没事做,正好出去走走。况且绍兴我们以前走商的时候就去过,识得路,给你们带路,还能帮你们看着笋儿、饼儿,让你们多些独处的时间,并且放心地玩,不好吗?”

烈婶向来不拐弯抹角,唐枝在长辈面前脸皮还是有些薄的,听了这话,脸蛋便红了起来。

第88章 灯市

慈溪到越州城, 也就是绍兴要两百里路, 若不是驴车承受了太多重量走得慢慢悠悠,中途还常常停下来歇息, 那么一两天就能到越州城。

好在宋玉延也不是很着急赶路, 一行人一路上沿着慈溪北上,走到慈溪与余姚之间的那段路时,宋玉延还见到了著名的“青瓷”生产地越窑。

看见那立在上林湖周围的越窑窑场时,她的眼眶有些湿润。她的外公是余杭人, 也是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传承人, 所以她的母亲自幼接触的就是青瓷。

只是比起一心沉醉于烧瓷、将越窑的青瓷烧制技艺传承下去的外公, 她母亲显得更加现实一些,大学读了瓷艺相关专业,毕业后就去陶瓷厂干活,等累积了经验后, 她就自己在越窑窑场的遗址附近开了一家陶瓷厂, 将艺术与资本相结合。

所以到了余杭这地方,又看见越窑窑场, 宋玉延难免会想起她的亲人。当然, 她不是因为睹目思人才眼睛泛酸,而是想起她被母亲抓去陶瓷厂打杂的“艰苦”往事,就掬了把辛酸泪。

____

一行人几乎是带着游山玩水的心情到了越州城的,恰巧赶在了正月十三——开元寺灯市的前一天到达。

此时的越州城商家们都在自家铺子前挂起了彩锻、灯笼,街头巷尾也能看见不少操着一口带着异域特色的口音的海外客商,在开元寺周围, 几乎所有可占用的道路两旁空间都摆满了摊子,货郎正在准备货物,以待灯市开市时大赚一笔。

宋玉延本来想去脚店投宿的,结果二十一叔直接拉着她们往住宅区跑,然后敲响了一户人家的门。

门很快便开了,一个童子伸出了脑袋来,看见二十一叔,眼睛顿时亮了:“宋叔父,您来了!”

二十一叔摸出一块半路投喂饼儿剩下的糖给他,又摸了摸他的脑袋:“怎么是你来开的门,是不是又在院子里玩了?去告诉你爹,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