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页

顾蕙英反问:“你觉得他们会因为你做出了什么成果就接纳你吗?不会的,他们只会觉得你这个外人抢了他们的风头。”

杨盤只说:“蕙英,你不懂。”

后面父母还说了什么,杨晔就不知道了。他不小心弄出了一点动静,怕被父母发现他在偷听,就赶紧跑回了自己的房间装睡。那时他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埋在被窝里,闭着眼睛想:爸爸妈妈真的都好辛苦,我要乖乖的,不能再给他们添麻烦了。

现在想来,当时父母在说的应该就是父亲在x市的科研所受到x大的学阀排挤的事情。

不知道他们在对话中提到的那个“成果”,是不是就是那个新型中子源部件。

杨晔把笔记翻回第一页,目光紧紧地盯着“曹组长”这三个字。曹越华说他和杨盤是同事关系,但是从母亲的行文看来,他们当时应该是上下级。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了,曹越华比杨盤大了十几岁,又更早进入那家科研所,职位比杨盤高也是应该的。但是在所里工作多年才是个研究组组长,可见在工作上的成绩并不是很出色。

还是说,这也是受到学阀排挤的结果?

曹越华和杨盤一样,是非x大出身的“外人”。或许在遭受排挤这件事上,曹越华并没有骗他。

纯粹的谎言往往很容易被戳穿,真假掺半的话才更能让人相信。这个道理,曹越华这个聪明人不可能不明白。

所以曹越华和他说的话,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呢?

这种事硬想也想不出什么结果,所以杨晔没有纠结于此,继续往后看顾蕙英的笔记。

后面的内容大多是一些纯粹的病情记录了。为了让杨盤放松心情,顾蕙英试着带他去看了电影、听音乐会,各种各样的手段都尝试过了,但是收效甚微。杨盤似乎陷入了某种心魔之中,整个人非常颓废,也不太有说话的欲望,总是整日整日地沉默着。杨盤曾经很喜欢看书,但是抑郁症期间连书都不怎么看了,大多数时候都只是坐在书桌前发呆,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杨晔一页一页地翻过去,脸上神色越来越沉,脑海中浮现出父亲瘦削单薄的背影和苍白不振的面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