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苏小云,她可以每天吃鱼,一直吃到过年。
羡慕死啦!
然而做鱼的手艺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学会的,苏敏也只能羡慕羡慕。
分了鱼过了五六天又开始分猪肉。
苏敏还没见过杀猪呢,苏小云也没见过,于是她们两个兴冲冲的跑去看。
然后看完感觉浑身发凉,尤其分到的猪肉还能感受到温度。
嗯,但是这种对生命逝去的伤感是比不上有肉吃的喜悦的。
肉知青们都不打算直接做炒肉吃,而是要留着做饺子馅。
像女知青们工分少,分到的肉也就够包几天的饺子。
和鱼一样,每个人分到的肉数量都不同,最后就每人拿出一斤肉来。
像苏小云魏婷刘红军郑爱国就分了点下水的就只能和别人借些肉,直接还钱或者等明年再分肉的时候还肉。
这肉再和大白菜做成猪肉白菜馅。
把仅剩的一些白面和到玉米面里头,到时候要包成玉米面的饺子。
这可是个大活儿,十九个知青,就有十九斤肉,白菜和肉的比例还是六比一。
光是做馅儿和面就挺费劲。
包饺子调馅儿的活都得女知青干,最后男知青们又一起拿出来二斤肉,一共是二十一斤肉。
借了老乡家的秤,每天包三斤肉馅的玉米面饺子。
老乡们可舍不得这么吃。
但知青们大部分都有家里补贴,再说都过年了,也该吃点好的了。
而且过年就能分粮了,这剩下的玉米面不如直接吃了算了。
于是就一天三斤肉馅,十八斤白菜馅,从早上起来几个女知青包到下午才能包好。
包饺子挺累的,得有三个人负责擀皮,剩下的六个人包。
苏敏抢到了擀皮的活儿,这是她唯一拿手的。
毕竟从小就要在吃饺子的时候给她爸妈擀皮子。
这么些年岁下来苏敏不仅擀皮快,而且还能把每张饺子皮都擀的大小差不多。
朱红看见苏敏的手艺,说她:“哇,你饺子皮擀的这么好啊?怎么以前几年都不见你擀皮而是选择包饺子啊。”
苏敏才想到自己一时间太得意忘了打听原主苏敏会不会擀饺子皮了。
只能说:“我这也是想试一试,我一直以为挺难的呢,没想到还不算困难。”
苏小云笑着说:“那可能你就是那种天生会擀饺子皮的人。像我就不行,我擀好的饺子皮我妈一包饺子皮就破了,气的她直骂我。”
苏敏就转移话题说:“是啊,有的人就很擅长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我还听过有人会转铅笔呢,把铅笔能在手上转来转去笔都不会掉。”
说着苏敏拿筷子当铅笔用慢动作转给她们看:“就这样,能从大拇指转到小拇指再转回来呢。”
她之前也费心学习过,但并没有掌握这个技能,大概怎么回事还是可以说清楚的。
几个姑娘们都惊赞:“哇,好厉害啊。”
赵宁宁还说:“等过了年我也要练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