嬷嬷唤了丫头来壁灶里添柴火。
丫头十五六的样子,穆柯看着火光映着丫头的脸,两个绑麻花辫的红绳被火光扑的旋了旋红穗,鸭蛋脸红彤彤的,小棉袄的白毛领都泛着暖意。穆柯蹲在她边上笑着问道,“诶,你有心上人没有?”
丫头的脸不只是火光映红了还是被心烧红了,愣着也不说话,嬷嬷在一边儿打趣儿,“哪个少女不思春,咱那边这么大的姑娘都出嫁了。”
穆柯又说,“你还没出嫁,是不是你爷们儿不喜欢你?”
嬷嬷接了话茬,笑着说,“诶呀!是这丫头片子又懒又笨,过日子图个知人冷暖,她只会给爷们儿洗脚搓背,连个饭也不会做抓哪门子心。”
丫头羞赧地嘟囔一句,“可不是跟着嬷嬷学呢。”
穆柯好像受了什么启发,站起身说道,“婶婆,你会不会做如意果,教教我呗。”
嬷嬷正捯饬着黄芪枸杞人参,听他这么一说转了转眼珠子,随即笑道,“如意果?糖不甩是不?当然会,你是馋了,你们穆府里的厨子还不能下厨,要让二少爷跑到小爷这儿蹭饭?”
穆柯一点儿也不含糊把自己当了上门女婿,嘻嘻的笑,“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吃我爷们儿的饭天经地义。”
丫头拉着风箱笑断了肠子。
嬷嬷想了想如意果挺好,红糖益气补血,是个好主意,便想喊门外绣花的丫头去准备些食材,穆柯拦住了她,笑着说,“婶婆,我来。”
穆柯手忙脚乱地翻食材,左手端碗糯米粉,右手拎着面粉,嘟囔着白砂糖黄砂糖红糖,晕头转向地用小碟盛花生芝麻椰蓉生姜。嬷嬷打开砂锅用大汤匙熬粥,看着这些原料就笑了,这笑的春风满面年轻了不少,“要说这如意果,还挺有意思,那个时候也是刚出嫁,当初我娘让我煮一碗如意果子给爷们儿,谁知他吃完了还要再添一碗,娘高兴地忙叫我去招呼……就那添了一个好姑爷。”
嫩玉红脂色,袅袅自生香。投我以如意,报之以相思。如意果是牵线的红娘。旧时观念保守,男女婚嫁含蓄矜持,若是女方邀男方到家里吃饭,亲自调羹煮如意果,便是倾心于他,愿恩爱白头;男方吃完还要一碗便是爱慕女方,愿好事成双。
穆柯心里乐开了花,野雀儿啊野雀儿,你可得多吃一碗。
穆柯五大三粗的人,拿着小面缸子搅面糊制面皮,也没个分寸,衣襟上崩满了浆糊点子,手上也黏糊一片。嬷嬷把薄薄的生姜片和着红糖黄砂糖去熬煮汤汁,听见穆柯“嗷嗤”一声,转头一看,面糊子崩了一脸,她忙用围裙给他擦擦脸,又夺过了面缸子,“我的乖乖,水放多了,你去看着我拌好的红糖枣泥馅,我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