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偶遇三哥

连夜出了盘城,他们并没有往山路走反而往官道上去。

大道两侧是山,连绵的山群,稠密的林子。乌压压的,将前路遮住。他们白日休息,夜间赶路,两相颠倒。

七月流火

乡间一个小镇上,简陋的茶棚里坐满了人。

这里是安国最南之地,能见高山,亦能见海。

物产丰富,山珍海味皆有。

田地肥沃,也能叫鱼米之乡。

“长公主可真厉害,在她面前,贪官无所遁形。”

“是啊,虽然说是个女人,但是所做之事,连男人都比不上。听说,今年上头还要给咱们建书院?”

“早就着手建了,长公主说了,这书院是安国头等大事。老吴,你家有三个儿子,都送去书院?”

“哪来的钱,一年束修就抵得上我几年的工钱。算了吧,我家孩子能活着就不错。读书,那是金贵人才能做的。”

“你这那里来的歪理逻辑,要是能读书,自然是去读书。谁不想家里多个秀才,总比咱们这些人好。我可听说了,这书院可和别的书院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

读书本来就是要底子的,他们这些穷人家怎么供得起。

“这位老汉,读书不用钱。”他们叹着气,一个俊俏的小郎君走了过来,说的官话是又顺又好,肯定不是这里人。

吴老汉砸吧下烟斗,“小郎君莫开玩笑,就是族学都要钱。”

“我没有开玩笑,官府衙门的告示都贴出来了。”说话的就是陆徽莹,他们这一个月奔波,换了数条路线,终于到了神谷附近的小村庄。

听到有人说起殿下的丰功伟绩,她移不开脚步,干脆坐着听了下去。

这番夸奖,她听的比自己的嫂嫂还高兴。

几个汉子不信,“我就从府衙那儿......

来的,念告示的人可没这么说。”

山村里,认识字的不多。

很多时候,是府衙里专门选出一个念告示的。

陆徽莹皱眉,不可能。

当初在云都,殿下与她就说过偏远山区建书院之事。

越是偏远,大概率饭都吃不饱。忍饥挨饿,就没有余钱再去学。这种情况,就由当地的官府落实入学的问题。随着建书院的圣旨而下的还有拨款,这些钱足以请一位有威望的先生,用来教孩子。

至于吃饭睡觉,就如刚刚的人说的,自己带。

“小郎君,确实是没有。但比起其他书院的束修,这钱确实少了一半,殿下的好,我们是实打实的看见了。”

“是啊,多亏长公主殿下提出,我儿子也算是有书可以读了。”

“嘁,这人都没有在跟前,你们开始溜须拍马。”讥笑声从身后传来,陆徽莹错愕的转头,在茶棚的角落坐着一个五大三粗,大杯大杯喝着酒的——书生。长袍洗了许久,发白发皱,男人抬了头,五官凶恶,瞧了他们一眼,“这要做好人既然就做到底,现在闹到这种情况,还不如其他书院来的坦诚。”

书生的话,似乎另有含义。

陆徽莹白般不解,要开口询问,其他几个汉子摇摇头,“那是咱们镇上唯一的秀才,可惜脾气不好,去过好几家书院都被赶了出来。清歌书院招先生,他也去了,但没瞧上。”

“呵!”

那书生突的站了起来,黝黑的脸庞上是一双亮眸,他想说些什么,最后却冷哼一声丢下钱走了。

要是脾气不好,这会儿就打起来了。

他却一句都不争辩。

陆徽莹急忙跟上,川和陆五郎相视点头,“黄珍,你和曹旻留在这里等我们。”

两人跟着出去。

就见到那书生正要动手打人。#br......

r#川动作极快,接过陆五郎递过来的银针,弹射出去。

“啊——”

书生惨叫,陆徽莹立刻扶着他。

“没事吧?”

“胳膊疼,好像什么蛰了。”四周没有蜜蜂,也没有虫子,陆徽莹着急的想要带他回去。

“我五哥是大夫,你随我来。”

“小妹,你没事吧。”陆五郎说到就到,见救兵来了,陆徽莹着急的抓住他的手,“五哥,你快帮文郎君瞧瞧,他好像被什么蛰了。”

文……文郎君?

他们什么时候这么熟了?

文书生在一边哎哟哎哟的叫着,疼的身子都软了,陆徽莹力气小,人都快压弯了。

“五哥,别愣着,快来搭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