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恭喜王大人!”
王安石显得有些慌乱:“郡主千金之躯,怎可在我家厨房与锅碗瓢盆为伴。安忆,你也太胡闹了!”他斥责妹妹不该让黛玉进厨房。
黛玉解围:“今日这顿酒菜就当我为大人高升送的贺礼,大人别再责怪小姐。”
“哥哥,你还不快谢谢郡主?”
王安石才反应过来:“多谢郡主,郡主受累了!”
王安忆有私心,她想撮合哥哥和黛玉。如今哥哥是宰相,配郡主也不为过。况且王安石对黛玉有意,陆清舟怎么配得上黛玉呢?
当然,王安忆的私心目前只有她自己知道。
至于她哥,只是个单纯爱美之人。
王安石擅绘画,如果能为黛玉这样的女子描摹一幅美人图,那恐怕比当上宰相更让他高兴。
他不敢轻易提出自己的想法,毕竟这个时代的女子不能轻易让外人作画,更何况黛玉是郡主,关系皇家颜面。据说官家还曾想纳黛玉为妃,可以想象她有多得圣宠。王安石毕竟是宰相,这里面的利弊他还是会权衡的。
林瑾在一旁看着,觉得王家兄妹俩好像有点猫腻,他不放心,一再催促黛玉快些离开:“予儿还在家里等着,我们快回家吧!”东妞也附和:“府里的事做得差不多了,咱们走吧!”
黛玉在哥嫂的攻势下离开了王家。
东妞开始抱怨:“你好歹是堂堂郡主,怎么能在他们家干那么多活,亏那些当官的吃得下去,小心官家扒他们的皮。”
黛玉并不当回事:“我与安忆是朋友,帮帮她也是应该的,嫂子你别想多了。”
东妞:“反正我不大喜欢他们俩,说不出来哪里怪怪的。”这话说到林瑾心里去了:“就是就是,我也觉得他家兄妹俩在想什么馊主意,妹妹你还是要警惕些。”
黛玉看着哥嫂神神叨叨的,也没往心里去。
黛玉一家人走后,王安石才彻底放松下来,神色不大好。
今天这场宴席,有两个重要的人没来,苏轼和欧阳修。
他们俩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再三阻挠王安石变法,虽然没有明面上翻脸,但是私下里已有一些隔阂。
陆清舟是个武将,在这场变法里没有什么发言权,他对王安石有意见纯粹是因为王安石对黛玉“居心不良”。
官家是支持王安石的,如今大宋内忧外患,急需注入新鲜血液求得新生。
但是庞大的王朝只要有一点儿风吹草动就会掀起轩然大波,更别说一场声势浩大的朝廷变动。
黛玉是女子不便问政,只好一心一意做生意。
每当陆清舟和苏子瞻讨论朝中事务时,她和清照两个都像在听市井新闻。
眼见女儿一天天大了,清照的父亲有意为她择婿。
要让第一才女心甘情愿下嫁之人,必定是人中龙凤。
清照父亲在太学生中物色好一人,人品才学皆为上乘,此人名叫赵明诚。父亲将赵明诚请回家中做客,清照于屏风后细细观察,只见他言谈举止斯文有礼,看起来也是一表人才,清照心里甚为满意。
清照是读了许多书的女子,她的思想比一般闺阁姑娘开明超前,当她爹问她是否满意时,她丝毫没有扭捏,而是大方表示:“爹,我愿意嫁给他!”
就这样,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婚事敲定了。
黛玉备了厚厚的贺礼,她希望清照成为最幸福的新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