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东归

卫央明白义军在敌军心脏之中生存发展必然造就这是一支不会那么死守忠义之道的军队。

他们必然会猜测朝廷的态度乃至于用心。

这么一猜测,义军自然会担忧将来前途如何。

可他不明白义军为什么要奉他为主。

他们既没有验证自己的确凿的身份,也并不完全知道他在镇戎军中的地位。

那他们为何半夜商议之后决议听他的号令?

“说来也简单,自古以来新并入的部族,哪一个不被朝廷猜忌?”韩老丈介绍,“咱们义军绝不怕考验,八十载也熬得过,何惧再多八十载呢?只是咱们要有一个强力的依靠者。何况,早闻得朝廷待西陲本就有二心,咱们归入西陲,自要在忠顺王手下奔前程,倘若义军首领为小郎君,咱们也可一面就近瞧着王爷对咱们的态度,一面也可见其心怀。倘若他们连小郎君这样的人都容不下,咱们自也要留着三分心思,不敢以忠顺待王府,须有迁回中原之心。”

原来是这样的打算啊。

卫央目视众人,都是壮年汉子,有几个还有不错的内功基础,遂点头:“可。”

众人齐声道:“咱们有根了。”

而后各自拜见,有大军头十人,各管三百人之军,背后是三百个家庭。

而后有小军头三十人,今天只来了三五个,算是百夫长。

这也是与察合台人的规矩融合,以官面上的身份掩护义军的首领身份之用。

卫央即告之以选择,其一自然是从军。

“北庭收复后,倘若有志于在军中从事之人,可保留身份,并入镇戎军。”卫央道。

有数人神色欢喜,这算是给了官方的身份了。

韩阙问:“可作得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