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武 显然有些诧异,让王文学意外的是这位太后居然对盐厂的一些细枝末节也很清楚。

她甚至还问道:“盐的品质如何?”

王文学带来的样品终于是有人看了,要知道当初是担心武承嗣不相信,所以想要给武承嗣看的,结果没想到武承嗣一听说能把玻璃运出来,便立刻同意了,压根就没需要这个样品。

他拿出一个玻璃罐,罐子不大,里面装着干净洁白的细盐,远远看上去竟然还有些赏心悦目的意思。

武 拿在手里低头看了看有些诧异,她也不是不知道海盐,盐属于国家命脉,她不可能不关注,没想到这海盐的品质看上去比井盐也不差什么,甚至更好一些。

武 又问了一些其他方面的细节。

王文学被问的汗都要出来了,很多东西其实他也不知道。

想要夸张一点又不敢,武 那双眼睛太过锐利,似乎什么东西在她面前都无所遁形,最后他也只能照实说,然后趁机变魔术似的从自己的袖子摸出一个匣子说道:“这是使君临行前托下官送给天后和公主的。”

这些年有无数人给武 送东西,只不过也就骆时行每次送的东西都很特殊,贵重不说,心思还巧,每一次都让武 非常喜欢。

不过这一次显然没那么多花里胡哨,里面就是几张契纸,拿起来一看都是盐田,并且上面还写了每年分红多少。

骆时行没跟武 解释为什么只有分红,他想武 应该明白。

不过武 显然没想到骆时行会送这种东西,这种充满铜臭味的契纸有点不符合骆时行的气质。

要知道骆时行如今在洛阳人嘴里那就是文曲星转世,文采好审美好还聪明有奇思妙想。

王文学腼腆笑道:“使君说了,这是给天后跟公主的脂粉钱,承蒙天后跟公主照顾许久,以前交州贫困,没什么能拿得出手,如今总算有点能拿出来的东西。”

武 微微一笑:“他日子难过,便也不必如此。”

武 维护骆时行又不是为了他能赚钱,实际上武 都没想过骆时行的钱。

骆时行赚的钱在交州那边看来很多,但在武 看来不过是小打小闹,她一年的脂粉钱都比骆时行这些年赚得都多。

她对骆时行的维护不过是因为骆时行做的事情很合她心意罢了。

王文学诚恳说道:“使君说,知晓天后不缺这点子东西,但他不能没良心。”

武 果然龙心大悦,她这一次的确没看错人,她的确不缺这些东西,但骆时行那么艰难可有点赚钱的生意就巴巴给她和太平送了来,这份心意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她很清楚,骆时行派王文学过来是走门路想要减少一些阻挠的,压根就没想过自己的属下还能进宫,那些话应当是他平日里就这么说,可见为人纯善。

武 隐隐想起当年那一面,彼时那个小郎君的眼睛便干净的仿佛山中清泉,不染尘埃,这么些年过去,看来他还始终如一。

她又问了一些关于港口的事情,王文学做的准备十分充分,当然这本来是用来游说武承嗣的,只是武承嗣那边都没用他游说,现在只好换个话术报告给武 。

等说完之后,武 却不置可否,只是说道:“回去让骆时行写一份奏疏上来。”

王文学毕竟眼界有限,不明白武 的意思,以为太后不同意,出宫的时候便垂头丧气。

武承嗣跟他是一起出来的,出来之后便说道:“你说的那些不是姑母看重的,你回去跟骆刺使这么说,他会明白的。”

游说武承嗣重点是利益,但武 又不缺那点钱,自然不够。

王文学不懂其中关窍,却记住了武承嗣的提醒,他十分感激说道:“多谢纳言提点。”

既然对方诚心帮忙,他手上的盐田契纸也就合情合理的送了出去。

他本来想要给骆时行省一省的,不过来的时候,骆时行就强调,该送就送,如果钱不够就写信给他,不要在这时候贪小便宜。

武承嗣没想到他也有盐田,他知道现在盐田已经开了出来,但凡交州能把盐卖出去,那么到时候这就是一份旱涝保收的收成啊。

骆时行这个人做事果然大气,世家出身果然不一般,比那些小门小户或者寒门子弟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