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这两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宋的当今皇帝宋神宗和新晋的参政知事王安石。因着第一条法令颁布下去, 国家赚了不少的钱,所以宋神宗就命王安石进宫说话了。

宋神宗年纪不大,他二十岁左右继位,如今继位一年,也不过堪堪二十一岁。尽管他年纪不大,但身上却早已有了一片威仪,他现在即便是对王安石态度温和,也不经意间流露出皇家的威严和华贵。

两人都对均输法颁布下去产生的结果很满意,宋神宗今天召王安石进宫,就是想问他接下来是不是还有其他的打算。

宋神宗这么一问,王安石就把他写的计划展现了出来。之前他们虽然也准备了许多,他也和宋神宗说了自己的想法,但是现在,他也才把所有的计划写出来。

王安石一共制定了许多条法令,从财政到军事,以至选取人才都有涉及,宋神宗看完他的那些法令,脸上露出了满意之色。

王安石道:“变法的目的在于去重敛、宽农民、国用可足、民财不匮,若是这些法令全部颁布下去,不过几年,大宋一定不再是今天的局面。”

王安石和宋神宗都想做出一番事业,听王安石这么说,宋神宗的脸上立刻露出了一抹隐忍的激动,抚掌道:“好!”然后他看着手里的纸,说道:“那么接下来便是这青苗法了?”

王安石点头,“回官家,是的。”

青苗法: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目的在于缓解青黄不接之时农民没有吃食的情况,同时,收取利息,国库也将充盈。

目前财政出现赤字,神宗很希望国库充盈起来,因此,他深深的觉得王安石这条律令定得不错。

第二天魏拾遗便去找周赟了。

目前已是七月,医学院考试和科举考试有些不同,科举考试的时间自英宗之后便规定为三年一考,而医学考试的时间则是不定,每年考试一次,去年魏拾遗没能考试成功,今年他得拼命复习考试,眼见着还有两个多月就要考试了,因此魏拾遗的时间很是紧迫。

他在等周赟的时候,手里都还拿着一本书在看。

周赟推门走进去,看见的就是低着头沉静看书的少年。

一年过去,魏拾遗的身量长了不少,身体也开始抽条,以前他的脸上还带着一点婴儿肥,此时看起来却只是一个翩翩少年郎,再也不会有人把他看作是小孩了。

不过周赟还是有一点挺满意的,那就是他还是比魏拾遗高。

走了进去,周赟顾自坐在了魏拾遗的身边,一年过去,他和魏拾遗的关系已然近了许多,再没有之前的那点疏离了。

“你这会儿怎么还拿着书在看,还未温习完吗?”看魏拾遗杯子里的茶水已经喝尽,周赟给魏拾遗倒了一杯茶问道。

魏拾遗放下书,顺手就拿过了那杯茶喝了一口,叹了口气回答道:“还没有,虽然我现在换了专业,学的书本少了,考试的时候操作的时候更多,但是这些知识还是得考,为了保险,在没有出结果之前,我是怎么温习都觉得不够的。”

“考核这么难吗?”周赟问道。

魏拾遗幽幽的盯了一眼周赟,心道你不考试你当然不知道。周赟如今坐在这高位,一是因为他是当今圣上的心腹,二就是他从小习武,因此就算是有武学考试他也不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