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儿子告退。”“臣等告退。”众人一起告退,前后出了昭仁殿。
只是出门之后,却没有如以往一样分道扬镳,反而纷纷找借口,要跟胤礽私下聊聊。
胤礽看着他的几位师傅和一位大哥,心道这几位平日里互相瞧不上的人今日赶巧竟都想凑到他那里,这场面还不知如何诡异呢。
他可不想看到这几位互相阴阳怪气的场面,只得推辞道:“孤还有其他庶务,只能改日再请师傅们叙话了。”说罢也不管胤褆和明珠,自顾自上了轿撵,“逃”回毓庆宫了。
在胤礽逃出乾清宫后,系统忍不住问道:“殿下为何一定要戴梓做这些农具?”它刚才旁听的时候就觉得不对劲了,这位殿下嘴里就没离开过戴梓。
胤礽勾起唇角,“他素来爱研究火炮,这下要被迫着造些锄头爬犁之类的,还不气的上火。”想到戴梓那一脸憋屈的模样,他真想躺在轿撵上哈哈大笑。
一开始他还真没想到这层。但就在刚才说到景山的瞬间,他脑子里也是立刻想到,这不正好也变相捉弄戴梓了吗?于民有利又能“报复”人,一举两得!
系统忍不住小声咕哝:“小心眼。”合着您那口气还没出完呢?
但这一人一统可能都想不到,现在那点农具生产,对景山来说还真不是什么大事。
如今景山的高炉总有三十几座,只有几台蒸汽机肯定是不够用的。而自从工匠们把蒸汽机琢磨透之后,又合力重新打造了一套模具。工匠们准备把所有高炉需要用到的蒸汽机的零件,一次性都给做出来,然后让所有工匠都上手试试如何组装。
做好之后,立刻把蒸汽机投入使用。工匠们还顶了个小目标,康熙二十九年,景山要产出大清所需半数以上的铁!
大清的工业薪火,现在正被景山工匠们自发保护,并且十分尽心!
第109章
在四阿哥马不停蹄的赶赴施南府时,靖海侯施琅正带着赶至琉球的徐正源,做出兵东瀛之前的最后安排。
自与郑氏一战收回琉球之后,康熙因施琅收复琉球有功,便封他为靖海侯,带兵驻守琉球,以防琉球其他大逆不道之人再发兵变。
而且施琅驻守琉球,不只为防范琉球再有反叛之人,更兼顾着,防范离琉球不远的南越小国趁乱进犯大清。南越虽然国土小士卒少,但一向爱趁乱偷袭大清。
派兵去打吧,他们很快又投降,如此反复下来,总叫人觉得腻味又恶心。若不是康熙没有下旨,施琅还真想带兵把他们给团灭了。
康熙二十三后,驻守琉球的所有兵丁每年都在增加,算至康熙二十八年,所有编制的兵丁加起来,总有两万人马。
当然,此次出海至东瀛,这些人肯定是不能都带上的。不过为绝后患,施琅预备带上琉球总兵力一半左右的兵将出海。
按照现在的船只承载人数来说,这些士兵总分布在一百八十余艘船舰上。其中所用船只大约分为,总舰二十,每艘战舰配总兵一人,参将三人,分管掌舵与查看星象之职,其余火炮手,弓箭手各二十。
另备一百六十艘小船。这小船是仿着前明的连环船所造,用铁索横纵相连,分列在总舰左右,做护航之用。不过船上火炮弓箭等一应俱全,差别只在于数量多少而已。
徐正源默默听完施琅的布置,心道这样的安排过于声势浩大。除了琉球本来驻守的人手,姚大人还将一半以上的福建水师交给了他,这些人马算下来,总有八千左右。
福建水师虽说建制不如琉球齐全,但这些年经过姚大人豁出脸皮不断的向皇上伸手要钱再要钱,耗尽心血的锤炼再锤炼,也是养出了不弱于琉球水师的实力的。
更别说他们的船舰一定程度上比琉球这里还有好点。单拿船上的火炮来说,就比琉球总舰上的火炮口径大上好点圈。据说那可是京中的武器大师戴梓亲自督造的。
因此此次出海,按照人员配置后的船舰来说,福建水师自己的船就有一百五十艘。若再加上施琅将军安排的,整个舰队未免有些,太招眼了。
他并不担心因为动静过大东瀛的倭寇提前收到什么消息,只是怕施琅将军自作主张被皇上发现后,连累姚大人也被责罚。
可有大将军威名在上,此次他这只领着参将之名的副将,定然不可能是指挥之人。即便将军给姚大人面子,也不会容许他对自己的排兵布阵轻易置喙。
军营就是一个如此直接的地方,大将军既然总领之人,那注定了战场就只能是他自己的一言堂。
徐正源到底是军人,快言快语惯了,忧心的看了点番停在渡口旁,一眼看去连绵不断的舰队,想起来之前姚大人的交代,忍不住对着施琅温声相劝道:“将军,来之前姚总督命末将带了话,道皇上只命查探倭寇底细,咱们大可不必如此兴师动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