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页

光刻机被称为全球顶尖科技的大集合,所需的技术都是最一流的,当然,生产设备也同样是最一流的。

如今的紫外光刻机单论生产难度,当然比不上以后的极紫外光刻机,但依然需要全球工业链的支持,这台u-03的零件多达几千个,来自十几个不同的国家,除了光源是自己实验室独立研发的,机械工艺用了合作实验室的,其他比如对准系统用了a□□l的,镜头和掩模版用的是蔡司,光刻胶用的是日本的,林林总总凑在一起,价格自然不菲。

所以向国内报的1500万,真真就是成本价了,要是再算上科研费用,几乎就是赔本赚吆喝。

当然,井熙本身也并没有奢望从紫外光刻机上赚到多少钱,这台u-03的性能是比pas2500强一点,但也强得有限,要想从日渐发展壮大的a□□l嘴里抢到肉,估计也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只能走低价路线,先活下来再说。

她真正的目标,还是深紫外和极紫外光刻机,这两个关键技术,才是她把竞争对手远远甩开的杀手锏。

实验室级别的极紫外光光源虽然歪打正着做出来了,但是其他技术瓶颈还在,一时半会也没有那么容易搞定,深紫外光刻在如今的技术条件下,其实也相当困难,不过用两到三年时间实现应用,还是可以展望的事情。

常晋瑜不知道井熙心里的蓝图,面对这台已经成型的u-03,心里却是百感交集。

她微微伸出手,甚至有些不敢触摸这台样机,犹豫了一会,才用指尖轻轻的碰了碰。

金属外壳一片冰凉,她的指尖却觉得热得烫手。

半晌,常晋瑜才对井熙很郑重的说道:“谢谢你,把这个技术给做出来了。”

井熙一愣,半晌才笑:“主要还是运气好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