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页

其他人也忍不住跟着乐起来。

为了去颁奖礼,井熙还特地跟实验室请了假,打了一辆的去的颁奖会场。

签到的时候,那边的工作人员还以为她是跟着哪位长辈来的,听说她是得奖者,对方的眼睛就忍不住的盯着她看,看得井熙都有些尴尬了。

坐在安排好的位置上的时候,井熙左边是个中年大叔,看起来有点眼熟,右边是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也是一脸的名人相。

这两个人应该是认识,隔空寒暄了几句,才好奇问井熙的名字。

“你还是学生?如今的年轻人可真是不得了,还在读书就能得奖了,”中年大叔笑,又对着那个老奶奶说:“这该不会是您的学生了吧?也只有京华文学系,才能出这么厉害的学生吧?”

老奶奶慈祥的笑:“可惜我没见过这孩子,你是哪所学校的?”

清北的名字一出口,井熙忽然觉得老奶奶脸上的慈祥顿时弱了三分。

“你读的是清北的文科?那种和尚学校能有什么底蕴,小朋友啊,等你以后考研究生的时候要不要考虑我们学校?京华在人文这一块的研究水平,可能甩你们学校一大截去。”她甚至当面挖起了墙角。

井熙抽了一下嘴角:“老师不好意思,可我是工科生,暂时没有跨专业的想法。”

中年大叔忍不住哈哈笑起来,老人家也是个小孩性子,装作赌气的哼了一声,最终还是憋不住笑起来:“我就说呢,最好的这批文科生本来就该在京华的,向你这种啊,属于跨界生,那就没办法咯!”

领奖的时候,除了一张奖状,还有两百元的奖金,给井熙颁奖的正好是《故事》的总编辑,一看见她,人家又拉着她说了好久的话,绕来绕去除了祝贺井熙得奖,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催稿。

催得井熙都是一身汗,好半天才摆脱了主编的唐僧念经,出门的时候,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不过她得奖这件事的余韵还没有结束,除了她的短篇小说集再一次加印,又得了几千元稿费以外,还有好几个媒体想采访她,其中还有个清北校报,夹在一种传统媒体里,看上去有点不伦不类。

偏偏,井熙还就只接受了清华校报的采访——可能是之前得状元那次,她已经被黄蜂一样涌过来的记者们给吓怕了。

清华校报来采访的是个年轻的女学生,很显然之前做了不少功课,和井熙聊起来也颇为愉快,两个人聊了聊《月壤》的创作过程和一些细节,还有井熙的状元经历,最后,学姐忽然问:“对了,我听说你已经发表过一篇sci论文,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在图书馆我没有搜寻到,请问这件事究竟是不是真的?”

比起得了全国性大奖的小说,学姐更感兴趣的,却似乎是sci,可能这也是理工科强势的大学学生天然更关心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