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可今时今日,以沈声默的名气,她要想唱戏,名气还成。要想动前人的戏本子,话语权还不够。而且外部的环境还没发展到那个地步,非得要新编戏才能活得下去的地步。

所以戏曲新编,沈声默有这方面的考量,但不是当务之急。

最当务之急的,是门槛。

怎么降低观众理解参与的门槛,是沈声默每个世界都在思考的事情。

其二,是普及程度。

唱大戏,需要龙套配合,需要乐师奏乐,有戏服有头面,方可开始唱大戏。

最好还要有一个宽阔的台子,有帷幕,不然没有将出相入,怎么唱?

这些条件,就又一步限制了它的发展。

而且相较于生命力来说,戏曲算是比较古老的物件儿和新兴事物比起来,真不算新。电影才新呢,也正是因为在新兴事物的冲击下,戏曲的生存空间也更小了。

和现在事业搞得如火如荼的电影业比起来,戏曲真就如一头瘦死的骆驼。

所以……

难道最后还是搞戏曲电影更有前途?

去拍电影?

电影也不是那么好拍的。

虽然演员可以速成,长得好看,在镜头底下灵动一点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演员,和戏曲演员相比门槛是够低。只是,拍戏也是要钱的,而且还是一笔不小的钱。

这也启发了沈声默的思路。

哪怕是不去电影院上映,不去拍那种大电影。拍戏曲电影,刻cd卖给粉丝们,卖给对戏曲感兴趣的路人呢?

不管怎么样,用机器来刷分,总比自己每次都亲身上场效果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