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忻做成的豌豆黄看着特别可爱,苏嘉在苏忻做好了之后立马迫不及待地就拿了一块吃起来,等待了几个时辰的豌豆黄果然很好吃!
豌豆黄带着一股豌豆特有的清香,因为苏忻加的糖少,所以回味中只有很淡很淡的甜味,这种纯豆沙做成的糕点口感十分细腻,入口即化,完全不用咀嚼。
苏忻这次做的豌豆黄也是做了几大盒,除了他们家里人吃,唐记的糖作坊里做糖的大海等人,在铺里卖糖的唐董等人也都有份。
犹豫了一下,苏忻从众多切好的豌豆黄中挑出了自己切得最好,点缀的“枸杞”也很漂亮的单独装了一小盒,还放置得整整齐齐、满满当当,防止在路上颠散,再让唐董找人跑腿送去了城外的姚家庄子。
第115章 宁蔚的口味
昨天苏忻去姚家庄子时带去的冰花酥在昨天他们离开后,立马就被姚老夫人派人送去了梁平州。
昨晚,姚老夫人吃到了苏忻告诉她方子的酒酿饼,今天下午,苏忻又找人送来了豌豆黄,不同于茯苓糕、红豆糕、绿豆糕一类的糕点,姚老夫人尝过之后,觉得这豌豆黄若是把上面那点更甜的“枸杞”去掉,肯定也符合宁蔚的口味。
于是,她自己留下一小半,往食盒中再装入了昨日做的酒酿饼后,再度派人给梁平州送去。
接下来的十几、二十天,苏忻每天闲着没事就做一种、两种甚至三种糕点,不拘泥于某一类,也不是某一个地域。
按照做糕点的方式分,苏忻做的有烘烤的、有蒸制的、有煮制的、有油炸的、有煎烙的,还有一些新式的点心。
按照上辈子苏忻跟着爷爷学的地域分,他做的有京式的、苏式的、广式的、潮式的、扬式的、宁绍式、沪式的、川式的、闽式的、滇式的、秦式的、晋式的、北式的、豫式的、鲁式的等等。
有些糕点不能仅仅只说是某一个地方的,因为后来随着人口文化的融合、迁移、更迭,不少糕点在不同的地方都有,只是因为地域差异和手法等略微不同有了些许差异,比如说月饼就有多种,不同的品类吃起来自然也有所不同。
苏嘉这段时间幸福坏了,她从来没有一次性这么多天连着吃这么多糕点,她平时看向苏忻的眼神都在放光。
以前大概是没有这么多机会吃到这些美味的糕点,家里人向来不知道这个小丫头喜欢吃糕点,还喜欢做糕点。
苏忻找了个机会同唐熙提了提,说是想教小妹做糕点,一开始唐熙不大同意,但是在苏忻和苏嘉的双重“攻略”下,他同意了,前提是苏嘉在厨房要好好帮忙,听苏忻的话。
经过十几天的观察,苏忻发现苏嘉对做糕点确实有兴趣,也愿意学,但是她少了那根筋,做出来总差那么点味道,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人还小,力气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