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不反对,但不提倡

但在那之前,他必须先见见忠顺亲王。

这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忠顺亲王手中掌握着龙鳞卫,一定在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

即使自己府里没有他的人,北静郡王身边也一定有。

比如……冯紫英。

现在眼看要到年底,条款的事暂时也没人再提。

也是时候稳一稳开国一脉和新贵两边了。

冯一博正往出走,后面就有人喊住他。

“一博留步!”

一听这声音,就知道是刘正。

冯一博停住脚步,回身笑道:

“浩然兄最近声势浩大,听闻都中纨绔都以你为首了。”

刘正和杨明新最近形影不离,听到冯一博的话,刘正还在苦笑,杨明新就接口道:

“一博你那物理什么时候才有后续?我最近满脑子都是那些实验,已经食不知味了!”

自从上次看到那本《物理初级教材,杨明新就着魔了一样。

此时一见冯一博,他就追问起《物理的事。

“我已经遍寻墨家经典,却不及你写的专精详尽,你平时没事就别耽搁,赶快将这门学问发扬光大才是!”

那次之后,为了研究“知行合一”,三人又聚在一起多次、

每一次杨明新必然问起《物理问题。

冯一博见他有兴趣,就将编纂的下册借给他看了。

没想到,杨明新看完之后就更来劲儿了。

“新民兄这是在为难我啊!”

冯一博见此一脸的无奈,又苦笑着道:

“你读了两册,应该知道《物理是一门耗时费力的学问,仅凭我闲余时间,哪有这么快弄出新的?”

其实不是他没时间,实在是只记得这些。

比如力学方面,经典力学三大定律及公式他都已经搞了出来。

涉及热和电的公式,他倒是记得一些。

可现在写出来又为时尚早。

再往下,真不是他这个文科生能弄出来的了。

见杨明新一脸的失望,冯一博忙转移话题,问道:

“浩然兄,可是有事找我?”

三人近半个月没聚,刘正就在都中闹出好大动静。

此时喊住他,估计是要汇报一下成果。

“倒也没别的事,就是想问问,咱们什么时候再聚一下。”

刘正洒然一笑,又道:

“我最近一直按咱们说的去做,对于‘知行合一’果然有了些新的想法,有时间还要和你交流一下。”

虽然刚刚被冯一博打趣为“纨绔之首”,但刘正最近却正春风得意。

他通过推广“知行合一”,在学子间获得了很大的声望。

虽然不都是正面的,但按照此前冯一博的说法。

这叫“黑红也是红”。

而想到最近都中的风风雨雨,都和刘正有些关系,冯一博便提醒道:

“知行合一最重要的就是实践出真知,你现在已经算是走出第一步,但千万别忘了正心诚意,不要被人带偏了方向。”

一开始,就是冯一博让刘正搞得极端一点,

以此博取眼球,以期更多的人能关注到。

但联想到都中近况,冯一博又不免有些担忧起来。

人一旦“红”了,很容易迷失自我。

虽然刘正是个谦谦君子,但毕竟没经过这样的洗礼。

万一承受不住,冯一博得想办法尽快终止才行。

好在,刘正闻言失笑道:

“这一点我倒是知道轻重,可就像你刚刚说的那样,现在只有少数学子愿意践行‘知行合一’,其余都是跟着起哄的纨绔子弟。”

言外之意,他能把握自己,但把握不住下面的人

冯一博闻言,却心中微微一松。

他只管刘正的心正不正,至于那些纨绔……

不过是用来推广的工具人罢了。

想到此,他笑了笑,无所谓的道:

“不管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只要讲君子之道,不是就君子吗?”

子曾经曰过:“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常言也道:“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

后面这话是清代学者所说,但其实也算是儒家对于君子总结。

说白了,圣人也好,儒家的学者也罢。

在古代对于君子的要求,其实都是论心的。

可冯一博说的却截然相反,他话里的意思显然是“论迹不论心”。

不过,他显然不是第一次这么说了。

刘正也早就接受这样的说法,闻言笑着点点头,还认可道:

“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才说有了新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