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页

顾长晋沉下眸,道:“我去趟六邈堂。”

与容舒和离之事,他必须要主动去同徐馥交代。

到了六邈堂,徐馥听说顾长晋和离之事,“哐当”一声便将手里的茶盏砸在地上。

“谁许你擅自和离的?你可知你坏了我的计划?”

“计划?什么计划?”顾长晋拧眉道:“侄儿此举是深思熟虑过的。蒋家一心要搭上大皇子这艘大船,以为同英国公府交好便能成为大皇子一派。只英国公府便是成了大皇子的姻亲,英国公心在何处也尚且不知。倘若英国公不是大皇子的人,那蒋家危矣。眼下容氏的庶妹嫁入蒋家,侄儿若不与她和离,岂不是要卷入这趟浑水里?侄儿既要走直臣之路,自然是不能牵涉到党争里。”

徐馥盯着他。

他并未说错。

英国公宋佩的确是个极沉得住气的人,宋映真嫁与大皇子,不代表英国公府就是大皇子一脉了。

蒋家非要卷入其中,捞不着半点从龙之功不说,兴许还要大祸临头。

顾长晋的忖度不是无道理的,只和离这事他怎可擅做主张?竟敢将六邈堂彻底蒙在鼓里,连半点风声都不曾漏出。

“你是何时同容舒提起和离之事的?又是何时与她去顺天府办妥了文书?”徐馥问道。

“除夕那夜,她来书房时,侄儿同她提的。”顾长晋缓缓呼出一口气,沉声道:“姑母,您知道的,我不喜她,不愿她与我亲近,更无法做到与她同榻而眠、同屋而居。我,已隐忍到了极致。”

男人的神色的确是不耐到了极致。

徐馥一瞬不错地盯着他的脸。

她已许久不曾见过他露出这样的神色,那种似乎是下一瞬便要爆发出滔天怒火的神色。

她在接回他时,他已经六岁了,大抵是因着那场火,他对她极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