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脖子断了的,一般都是托梦,自己碰不了瓷。”

作者有话要说:  幼清清:做王妃不如回家种红薯QAQ

第29章

是夜, 月明星稀。

御书房里掌灯的宫人剪去灯花,昏黄的火光摇摇晃晃。薛蔚批阅了几个时辰的奏折,搁下毛笔,疲倦地捏了捏鼻梁, 守在一旁的常公公连忙凑过来, 把茶水添满, 薛蔚盯着起伏不定的茶叶,阴沉沉地问道:“朕的那个好弟弟,近日在做些什么?”

“回禀陛下。”常公公低头答道:“王爷鲜少出门, 即使出门也是……”

常公公说:“王爷前些日子还在那花街柳巷与人争风吃醋。这不, 陛下可还记得陈侍郎被人参了一本, 让陛下压下来了?就是因这事而起的。”

“眼下他倒是有自知之明,老老实实待在王府上。”薛蔚冷笑一声, “内阁的人整日上奏章让朕给他块赏地,把人打发了, 朕没有这么傻。倘若让薛白离了这京城, 岂不是放虎归山?”

常公公谄媚地说:“陛下自是英明神武。”

“当年一干大臣与陛下都只瞧得上薛白, 现在又如何?”

“陛下与王爷,一个是真龙天子, 另一个不过是兴风作浪的蛟龙罢了。”常公公给薛蔚研着磨, “只要王爷在这京城里, 就是在陛下的眼皮子底下,又能掀出什么风浪?再者当年的那些人,该发落的已经发落了, 该辞乡的……也走得干干净净。”

常公公低下头,望着内阁大臣递上来的奏折,“陛下实在无需困扰。”

薛蔚端起茶水饮了一口,“确实如此。”

常公公闻言,不明缘由地笑了。

又闲说了几句,薛蔚正欲提笔,接着批阅奏折,有宫人进来向他通报道:“陛下,从嘉王求见。”

“从嘉王?”薛蔚皱眉,随即落笔在奏折上,“让他先候着。”

宫人从御书房内退出,不多时,他又进来一趟,“……陛下,贵妃娘娘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