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进了御书房,单膝跪地,
“参见皇上。”
元荆面色苍白,提笔落字,头也不抬,“赐座。”
喜连闻言,便差一边的宫人搬来一张宽面文椅来。
赵立抱拳言谢,起身上座。
檀香氤氲,幔帐雕栏。
面前的天子面皮苍白,眼下黑气浓郁,掩不住的疲态。
却还是兢兢业业,一刻也不肯闲下来,
“南下三百里后,留精兵二万于临城,以备京用。”
赵立一顿,“臣遵旨。”
元荆自奏章上圈点片刻,“启程之前,你将那两万人先分出来,要确保每一人都是你的兵。”
赵立自然知道元荆心中所虑,“皇上放心,臣定尽心尽力。”
顿了顿,又道:“皇上,臣以为,既然皇上想备京需,又为何不将这两万人留在京城,反倒要退避三百里。”
元荆停笔抬眼,黑眸里宁定平缓,
“宁月关苦守城池,兵力折损,早就元气大伤,仅仅你二人前去,有将无兵也难成事,这千钧一发也只能挪用京军助你南下平寇。可朝廷祸患包藏,有人连京城驻军都敢换,其居心可窥一斑,所以,将这两万人留两地之间,可勤王,可援兵,乃万全之策。”
赵立自椅子上起身一撩官服,屈身跪拜,
“皇上英明,微臣自叹不如。”
元荆淡淡道:“只盼你凯旋而归,莫要辜负朕对此役的一片期待。”
赵立领命而去,转身出屋,却心胸郁结。
殿外落霞漫天,越显江山壮丽。
可一想了那两处狼烟,遍地饿殍,真是辜负了这大好河川。
朝廷里不太平,阴谋险恶,尔虞我诈,也是火上浇油。
再去看那熬的剩一层皮的皇上,直叫人唏嘘嗟叹,感慨万千。
是夜,兵部灯火通明,连夜筹谋。
京城军营也是通宵达旦,彻夜点兵。
深宫幽闭,夜风起,芳草凄凄切切,
一顶轿子自御书房落定,旁边的太监一掀帘儿,屈身而出的,竟是个八尺男儿。
姿容英宇,目若悬星。
顺顺抬步进里头禀告通传。
何晏立在外头,落一身的银月。
想着自己日后该长呆在皇上身边,这样一来,便是有个风吹草动,也能知道的快些。
宫墙外头过去一行太监,领头的提一盏灯笼,映的人脸青白,硬邦邦的,冰块一样。
顺顺自身后过来,“主子,皇上宣你进去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