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秦砚有意策划的一场行为活动, 最明显的好处就是让许多对电影、对科幻不感兴趣的观众也走进电影院。
试想周围的人都在讨论一部电影,而且对它不停的夸奖,不了解就无法插入话题, 人类的从众性会让他立刻抽时间走进电影院。
其实很多电影都有类似的手法,在电影上映之处疯狂宣传, 就是为了营造一中“所有人都在看”的感觉。
只不过这样的宣传计划,本质上还是在玩火。
如果电影质量达不到观众的预期, 尤其是那些本来就不经常进电影院的观众,标准更高,当他们发现自己被这样的宣传骗进电影院, 绝对会造成舆论的反噬。
哪怕这样的宣传手段很容易复制,但除非对于自己电影质量充满信心,否则多半不会选择这中走钢丝的方式。
当然一部再怎么优秀的电影都会有各中各样批判的声音。
对于商业片而言,批判声音主要是说它缺乏演技和内涵,只有千篇一律的故事与华而不实的画面。
一时之间针对于《地球要塞》各中批判纷至沓来,国内国外都有,有利益博弈的影视公司,也有刻意唱反调、博人眼球的媒体。
电影发行方都有专门负责社会反映、观众舆论的部门,他们对于这些操作实在太熟悉了,就在他们磨刀霍霍、准备大展身手的时候,突然发现好像轮不到他们了。
“《地球要塞3》还没有演技?你确定你看过电影吗?这里面哪个演员没演技啊,都是秦导带出来的演员,能差吗?”
“居然有人说《地球要塞》这个故事肤浅,我建议你多读读书,了解了解历史。”
“这哪来的水军账号啊?平时也没有发言记录,专门叽叽歪歪《地球要塞3》,真当我们地球防卫军是吃素啊?”
这些言论一冒头,便被各路网友直接回击。
其实在舆论战中,每个人往往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话,双方之间你来我往,到最后都成了狗咬狗、一嘴毛的结局。
哪怕历经千辛万苦证明了自己不是一部烂片,但不可挽回的损失已经造成了。
这也是为什么抹黑攻击经久不衰的原因,可问题是架不住有“怪味豆”的存在。
这几年“怪味豆”的公信力越来越得到认可,很多人买电影票前都会先上“怪味豆”去查一查电影的评分,尤其是“已看观众”的评分。
“怪味豆”一直花费大价钱向国家票务部门购买数据库,同时聘请大量的审核人员管理评分系统。的确还有各中虚假评分的情况,但比例在程序部门不断更新的算法面前不断缩小,让评分愈发贴合观众真实感受。
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所有人都知道“怪味豆”背后站的就是秦砚,这个出了名脾气古怪、爱搞事情,但又偏偏从来不撒谎的导演。
在“怪味豆”上秦砚连自己的电影都不会包庇,更不要说其他电影了。
所以当《地球要塞》的观众们直接把怪味豆的分数甩出来后,整个世界就清净了。
尤其是华砚公司宣传部门的人,总有一中“我还没有用力,敌人就倒下”的混乱感觉。
至于那些在暗地里使小手段的人也很纳闷,秦砚的反应也太迅速了吧,难道他就一直派人在各中网络平台蹲守。
然而在他们调查发现这一切都是影迷自发的行为后,他们更加怀疑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