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页

到时候,大明的兵役制度肯定要从现在的募兵制逐渐转向征兵制,这可又是一场大改,其中还涉及到了最难捉摸的人心!

“军师,这次和俄国的一战,对咱们中国来说,不仅是一场真正的国战,还是我中华奋起之战。参与者不应该仅仅是朝廷和军人,还应该包括全体国民。”

“全体……国民?”罗泽南不大明白地看着朱皇帝,心想:“皇上又要开始折腾了……”

“是的!”朱济世点点头道,“我中华国民有四万万,可是有几人认为这一场对俄战争和他们有关系呢?就是在读书认字者当中,又有几人肯持枪上阵,为国征战呢?

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种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朕希望能通过这次对俄战争,让一部分国民认识到,他们对国家对天下也是有责任的。”

罗泽南沉吟了一下,点了点头:“话是这么说的,但是做起来却不容易啊。就算是读书人,也未必有几个真的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就算他们心中有这样的想法,所做的大多是临难一死报君王,真是全无用处……”

朱济世一笑:“所以咱们得抓住这次和俄国打仗的机会,给下面的人洗洗脑。”

“洗脑……”罗泽南有点不大明白这个词儿的意思。

“呃,就是要让大家知道,他们个人的前途是和国家前途捆在一起的,国家强,他们才会有好日子过,要是国家亡了,他们都得当奴隶!”

罗泽南点点头:“是这个道理。”

“光知道道理不行,必须得勇于实行这个道理!前明灭亡的时候,还有北宋、南宋败亡之际,不说普通老百姓,就是读书之人,又有几人肯挺身而出,亲自上阵去与鞑虏厮杀呢?”

第688章 军国之民

圆明园,勤政亲贤殿。

今天的会议真的有些特殊,坐在大殿两侧椅子上的不仅有大明朝廷的文武重臣,还有皇室财团的几个董事,还有立宪议会当中比较有影响力的议员。而会议讨论的事情,也比较特殊,是如何进行军国主义宣传教育,将对战争漠不关心的大明臣民转变为对国战狂热支持的军国之民。

“在我们大明,军人的地位仍然不高,民间有‘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撵钉’的俗语。而大部分读书人都嫌军人粗鄙,不愿与之为伍,更不用说投笔从戎,去行伍当中建立一番事业了。

自光复元年以来,我大明陆海军军校每年的招生指标总是勉勉强强完成。只要身体强健,粗通文墨的青年都能轻易考取军校。比之考秀才不知道容易了多少。其实军校毕业生都有少尉官衔,俸禄比普通地方小官要高多了,前途更不知光明了多少。自永历201年兵兴至今,军中获得爵位者就数以万计,而文官又有几人得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