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页

原先的教育部尚书一职是左宗棠兼任的,但是在过去几年,大明教育部却一直在空转,除了半了几家教育学院和书院就没有做成什么事情。现在大明的新式教育其实是由朱皇帝的皇室教育集团在大力推动的。而旧式的儒学教育则由弘儒院在推动,不过主要还是靠民间私学在实行。

左宗棠思索了一下,又和坐在他对面的军事罗泽南交换了一下眼色,才道:“臣推荐军师出任教育和国民宣传部尚书。”

朱济世点头,罗泽南曾经是湖南最有名的私塾先生,培养出了一大批能文能武的干材,的确是教育和国民宣传部尚书的不二人选。

“左相所言甚合朕意。”朱济世扭头看看罗泽南,“军师可否愿意兼下这副重担?”

朱济世说的是“兼下”,意思是军师和御书房大臣的差事还是要罗泽南继续当下去的。

罗泽南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冲着朱皇帝躬身一礼:“皇上,臣愿意出任教育和国民宣传部尚书。只是调教人心之事不可操之过急,三六九等早就有了定数,一夜之间,恐难有所改观。”

朱皇帝要开启军国民体制之前,已经和罗泽南吹过风了,所以罗泽南已经和左宗棠私下交换了意见,由他出任教育和国民宣传部尚书是私下议定的。

听到罗军师的表态,朱济世却轻轻摇头,他手下这帮官僚现在也找到对付皇帝老子的办法了,不是硬顶,而是阳奉阴违。面子上服从,实行的时候,凡是不符合他们利益的事情就是雷声大雨点小了。

“军师,朕知道调教人心之事是欲速则不达,但是朕更晓得三人成虎的道理。用新式教育调教人心,须得二十年之功方可收效。但是用舆论宣传让国人支持朝廷的对外征战,却是可以在短期内收到效果的。”

朱皇帝顿了下,又扭头问左宗棠:“左相,教育部收到多少助学捐纳了?”

助学捐纳就是卖爵位筹集教育经费。这事儿是教育部和各省的教育司共同主管的,所得经费都存入了教育部在汇丰银行中的一个特别帐号。

“已经有8500万元了!”

话说大明朝的有钱人还真是不少!而这帮靠海贸和工商发家的暴发户又喜欢攀比,所以捐纳爵位的阔佬还真是不少。

“唔,助学捐纳的利息就用于战争宣传经费,由教育和国民宣传部支配。左相,军师,够了么?”

这笔利息每年都超过两三百万!砸这么大笔的经费去搞宣传,的确是开了华夏有史以来的先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