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页

朱皇帝在心里面轻轻叹了口气,近代以来中国的衰弱,其实就是儒家教育的失败啊!

朱济世肃容道:“教育不是一日之功,我大明的新式教育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建立完善,不过大方向还是要定下来的。为大明陆海军输送足够多的优秀兵员,应该是大明新式教育的重要目标!

要达成这一目标,军人的社会地位必须要提高,大明军队也必须要被神圣化!而在新式教育发展缓慢的当下,只能通过舆论宣传来提高军队和军人地位。

朕决定,在对俄战争胜利之前,大明朝廷将对新闻舆论实行管制!为此将改组大明教育部为教育和宣传部,全面负责审查在大明境内发行的所有报纸,还要向各大报纸提出战争宣传的指导性建议。同时还要在大明境内所有的新式学校中开展军国民教育,对所有在校学生进行军事养成教育。

报纸舆论应该服务于战争,一旦大明对俄宣战,报纸必须将这场战争宣传成正义之战,必须要宣传夺取西伯利亚之后的利益,以激发国民对战争的热情,以确保民意对战争的支持。

必须大力歌颂军人贡献,尊崇军人的社会地位,须从历史、考古、宗教、文学、戏曲等各个层面美化军人和战争。”

第689章 报纸上的战争

勤政亲贤殿里面静悄悄的。皇帝老子的长篇大论已经说完,可是大明朝廷的文武官员们却都一言不发。

朱皇帝的这番话似乎已经脱离了这些大明官员可以接受的范畴。这里毕竟是“万般皆低下,唯有读书高”的中国,不是讲究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可以比较容易地接受军国民体制。

其实在大明的官员和读书人看来,当今的朱大皇帝已经是穷兵黩武了!开国不过数年,就接连发动了两场对外战争,攻打朝鲜和越南。还在汉地尚未完全平定的情况下对满蒙用兵,甚至还准备和欧洲陆上霸主俄罗斯开战。如此好战,大概连汉武帝都望尘莫及吧?

在这个时代的舆论当中,汉武帝这样的积极对外扩张的君王,可不是什么明君圣主!

而且在老百姓心目当中,三教九流的地位也早就有了定数。读书人就是高人一等,列在士农工商之首,而普通兵卒本就是下九流,贩夫走卒之类的人物,怎么可能爬到读书人头上呢?

不知道过了多久,才听左宗棠的湖南口音响了起来。

“皇上,如今在我大明读书人中最有影响力的《清流报》总编辑部是设在香港的,那里还是英人的地盘,朝廷的法令怕是管不到那里。”

朱济世点点头,左宗棠没有和自己唱反调,这位左大丞相虽然喜欢揽权,但是大事上面还是能同自己保持一致的。

“还是先定下教育和国民宣传部尚书吧。左相,这个官职非常紧要,卿可有合适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