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页

“儿臣知道了。”朱国杰中规中矩地回答道。

这时朱济世的车队拐了个弯,进入了伦敦的纺织工业区,朱济世在这个时空中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这里的工厂医院当医生。眼下英国的经济情况比朱济世离开的时候要好,失业率不太高,工资也上涨了不少,不过总的来说,还是贫困依旧。街道上,随处可见拖家带口下班的工人,大多衣衫破旧,无精打采,他们一日的劳作可是相当辛苦的。

“左相,你在国内的时候,大概没有想到大英帝国的首都就是这样的吧?”

左宗棠摇摇头,“还不如咱们的南京和北京呢。”

“就是一个贫民窟!”朱济世笑着摇摇头,“大英帝国就是这样,除了几十万贵族、工厂主、地主和中产阶级,剩下的就是一个大贫民窟!整个国家就是个贫民窟!但是大英帝国同时也是宪政之国,英国的老百姓也是公民!是生活在贫民窟里面的公民!”

“他们……不造反?”左宗棠迟疑着问道。

“有过一次宪章运动,是争取普选权的,差一点就要反了。”朱济世摸了摸下巴,扭头看了看马车车厢里的另一人,大明驻英国大使郭嵩焘,“郭卿,你在英国多年,对宪章运动知道多少?”

郭嵩焘使英多年,不仅进行外交活动,还奉命调查英国社会,自然是有所心得的。听到朱皇帝的提问,他当下笑了笑道:“皇上,依微臣来看,英人的宪章运动并不是造反,而是公民为己请命,是底层公民和中上阶级争利,而非有谁想取英王而代之……这个和法国的二月革命不一样,同德意志的革命倒有几分相似。”

“因何会同法国革命不一样呢?”朱济世笑着又问。一个出身科举的封建官僚,居然能悉心观察英国社会如此,看来湘湖一党的确是人才辈出啊!

“因为英国的中上阶级是铁板一块,都是一致拥护英王的,而法国的中上阶级却四分五裂,有拥护波旁王朝,有拥护奥尔良王朝,有拥护波拿巴王朝,还有想搞共和国的,所以才无力压制中下层,造成革命频繁,政局动荡。实际上,法国的二月革命是下层冲在前面,上层在后面指挥操纵。而英国的宪章运动,则是下层民众想要改善生活,英国的上层阶级则一面压制,一面让步,给民众些许改善,局势就渐渐安稳下来了。”

第949章 边打边压边妥协

听了郭嵩焘的一番解释,左大丞相的脑子里面还是一团浆糊,这个公民国家和民主宪政……听着好像就是在瞎折腾啊!

一方面要让老百姓以为自己是国家的主人,这样才方便哄骗他们去当炮灰;一方面又不能让他们真的翻身做主,必须联合中上阶级对底层人民进行压制;再一方面,又不能一压到底,还得一边压制一边让步,打一棍子给个枣吃,好让老百姓觉得自己还是国家的主人,日子是会越来越好的——当然是随着国家的强大和扩张越来越好,现在的苦头就是为了将来的幸福……

这一番又骗又哄又让步的政策完全自相矛盾,这些洋鬼子到底在折腾什么啊?

“中堂大人,下官也觉得洋鬼子是在瞎折腾,其实他们原来那一套君权神授,家国天下的体制挺好的。可是偏偏有一些人不知足,一心要抢夺他人的江山。结果就如同咱们春秋战国时候那样,礼崩乐坏,法家霸术大行其道,不用礼乐教化,一味鼓励人民为国而战,又没有足够的爵禄可以赏赐,就鼓捣出个公民意识去哄骗国民。结果国民信以为真,想要真的做主,他们欧人的上层就不得不一边压制,一边让步,好苟延残喘下去。法兰西国的大贤者托克维尔在他的《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将西洋国家的这套办法总结为让步政策,是统治者对人民的一种让步,以换取他们的支持好继续维持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