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页

“守朝天门吧!”韩震沉默一下,“总不能让官家去城外蒙尘……”

……

“魔教……明教现在是什么状况?能联络上他们的头目吗?”

“将主,您是想把明教收为己用么?这些人都是食菜拜魔的,怕不好驱使……”

“大哥,俺家老道和魔教的顶天和尚认识的,或可请他出个面。只是魔教有他们自己的一套主张,咱们的大义和天道教恐怕很难溶了他们。”

“现在是打天下,打天下的时候人越多越好!明教的人只要肯和咱们一起干,哪有不能容的?道士,你现在能联络上任真人吗?”

“能啊,俺家老道的道观就在西湖北岸,等天黑时我就亲自去一趟!”

“好,就这么办,想办法把明教的那个顶天和尚约出来。”

余杭门城楼上,陈德兴正在和任宜江刘阳两人讨论怎么拉人头的事情。动员城东贫民早就是计划中的事情——穷人望造反,造反靠穷人的道理,陈德兴是很知道的。他现在要拉人入伙就只能打流氓无产者的主意,高高在上的士大夫可没有什么人会加入的当然,也不是一个没有。

三个人正说话的时候,就见张弦士快步跑了上来,站在陈德兴面前行了一军礼:“将主,三衙大兵已经上来了!”

第258章 居然这样弱

三衙兵上来了!

足足5000大兵,分三路而来。一路为正,两路则从左右包抄——陈德兴兵少,仅有300余人,只能勉强守御瓮城和城门楼。根本不可能在临安北墙上全线布防。因而韩震便分出3000人,分为两路,一路从临安西墙登城(余杭门虽在北墙,但是却靠近西墙);一路从余杭门东面找了个楼梯口登城;最后一路2000人,由韩震自己将着从正面压迫余杭门。

三路大兵,分进合击,看着还真像这么回事儿。唯一让人有些不习惯的,就是在靠近余杭门的御街街道两侧,不知道怎么聚集了无数看热闹的闲汉,不仅大街两边都是人,不少房子的屋顶上面,也都密密麻麻的坐满了大宋行都的百姓。

都门兵变的大戏,皇宋开国以来仿佛只有一次,便是高宗朝的刘苗之乱。再往前,恐怕就是大宋鼎立的陈桥驿之变了!前一次是以刘苗授首,兵变失败告终。不知这一回兵变的陈德兴是要掉脑袋还是要黄袍加身了?

而且都门之中的消息,素来穿得飞快。这边还没有开战,那边已经有人在传“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了。一个皇宋南渡以来的能数得上号的功臣,竟然为了升国公主一怒兴兵,在临安城闹起兵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