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有子初长成

道门当世 葫芦不是瓢 1811 字 3个月前

“呵。”摇头轻笑一声,薛珣负手进得内宅之中,推门进得正房,便见一端庄女子端坐抚琴。

见得薛珣,女子起身一福:“老爷放衙了?”

女子腹部隆起,薛珣赶忙上前搀扶:“碧瑶,你我何必多礼?仔细身子。”

孙碧瑶笑道:“妾身又非身怀六甲,不当甚地。前儿张神医也说,多走动一番,于胎儿有好处。”

薛珣感怀道:“只苦了你,随我这般久,一直没有名分。你且安心,待这按察使的差事卸下,总要给你名分。”

孙碧瑶只笑着摇头:“名分甚地,妾身又不在意,只要老爷莫厌了我便是。”

“胡说,我何曾厌弃你?”薛珣扯着孙碧瑶的手落座,转而说道:“晓蝶说,二郎来信了?”

“是呢,午后有道人造访,送了二郎信笺。”孙碧瑶冲着晓蝶点头,后者便从几桉上取了信笺,又用裁纸刀裁开,递将上去。

薛珣展开书信细细观瞧,前半问候之语,薛珣尚且脸上挂笑,待到后半部分,薛珣笑容逐渐收敛,转而凝重起来。

屋中二女见薛珣脸色不对,当即也变了脸色。晓蝶挂念薛锷,却碍于身份,只急得将帕子绞成麻花。孙碧瑶略略窥得几眼,当即变色道:“二郎要求娶栖霞公主?”

孙家四女,长女招了上门女婿,操持家业;二女、三女相继嫁与薛珣,四女也因此心气极高,眼看年过双十,至今不曾选定婚事。

薛振锷外祖孙长义虽商贾出身,却不吝金钱延请名师教导家中四女,是以孙碧瑶并非内宅蠢妇,反倒被薛珣视为贤内助。

随着薛珣七年,孙碧瑶早已摸到官场门道,自是知晓与皇室结亲的利弊,所以才会变色。

薛珣摆摆手,放下书信暗自思忖。屋中二女只屏息凝神,不敢搅扰。

那晓蝶更是急得红了眼圈,生怕薛珣发怒。

盏茶光景,薛珣长出一口气,突地笑道:“好,二郎此一手甚妙!便是本官突遭意外,也不怕薛家后继无人矣。”

晓蝶松了口气,孙碧瑶疑惑问道:“老爷年富力强,正当奋进之时,钱先生曾言,只消老爷任满,便要转迁都察院。若二郎与公主定下姻缘,老爷身为皇亲,便只能当个闲散官儿,哪里还进得了都察院?”

薛珣却笑着道:“上旬邸报刊载,今上临朝之时昏厥,又七日不曾视朝,那魏王与楚王于朝堂上又起龌龊,三日间贬官十余员。我为今上信臣,此际进神京,实为取祸之道。

讲真,最近一直用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 安卓苹果均可。】

我先前还想寻个法子退出朝堂,不想,二郎早已窥破我之险境,这才送上这等妙招啊。”

听得薛珣如此说,丫鬟晓蝶嬉笑连连,孙碧瑶却只应承着苦笑不已。娘家靠着薛珣这棵大树,如今这大树绝了仕途,偏要与皇室结亲,如此,娘家的生意又如何做得下去?

孙碧瑶思忖一番,暗暗咬牙,常言道出嫁从夫,娘家生意又如何比得上夫君性命?当书信一封与娘家,让其小心从事,莫要再招摇。只奈何其父生性贪婪,也不知听不听得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