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第九十二章 沐猴而冠的王肯堂

枕边人 胡马川穹 1922 字 2022-10-26

太医院院使郭德修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查不出原因,说毒素伤了元气只能慢慢将养,却说不出这个将养要养到什么时候,为此明里暗里受了上头不少训斥。

枝梢顶端的熟桃子可不是那么好摘的,奉安夫人想趁这个机会出风头,其实正中郭德修的下怀……

两天后,周秉奉命送江州名医王肯堂进行宫。

身形又干又瘦的王肯堂穿了一身新衣,浆洗得又挺又硬的绸衫扎得他脖子生疼发痒。他尽量不着痕迹的悄悄挪动想保持仪表,远远看着还是像一个长手长脚的大马猴。

到处都是侍立的宫人,虽没有人敢抬头多看一眼,但他打赌那些人的耳朵全都象猎犬一样机警地竖着,就等着他闹出笑话。

走在前头的周秉回头,见他拘手拘脚的样子轻声安慰了一句,“莫怕,皇上其实是很好说话的人,你若是没有把握的话直说走人就是了……”

心存惶恐的王肯堂面对提点,自然心存感激。

相比起在江州时,眼前的人气质显得更加沉稳,几乎已经完全摒弃了小年青的毛燥。他从未见过成长得如此快的人,从少年的急躁难安几乎一下子就过渡到中年人的从容冷肃。

王肯堂一愣,觉得自已得了失心疯,怎么会觉得这人行事稳当就把他当做中年人?

果然是英雄迟暮,美人也怕白头。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有些心酸,半辈子颠簸流离已经让他年轻时的一点雄心壮志荡然无存。这回的京城之行,很难说不是对现实的低头妥协。

年轻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被赶出家门,那时候觉得天高路远,怎么都有我王肯堂的一席之地。然而没有家族的庇佑,连祖宗的名号都不能轻易提及,他只是一碌碌无为的乡间游医……

大概是心情太过激动,王肯堂在准备迈一道门槛时差点摔一个筋斗。惹得一旁伺候的小太监多瞄了好几眼,嘴角也闪过一丝不屑。

周秉刚巧回头瞧见,知道生得穷酸的王肯堂被狗眼看人低了。就站在门外亲手撩起用来遮阳的竹帘,恭敬地做了一个“请入”的手势。

乾清宫的总管太监高玉远远看见这一幕,心里暗骂底下的小太监实在是太没眼色。不管那位新来的大夫是否有真本事,怎么都轮不到下头的人轻易作践!

他紧走了几步,脸上堆满笑把两人亲自迎进去,一边热情的寒暄,“有日子没瞧见周大人了,看起来好像更清隽了,衬得我们这些凡人都不敢往你跟前站……”

先前神色间有些许无礼的小太监顿时感到头顶上一凉。

乾清宫前些日子遭清洗,一时间少了很多人,他是因为手脚勤快从别处被临时抽调过来的。

平日里听橹堂来来往往的都是一品二品的朝廷大员,四品以下的官员是少之又少。小太监见被宣召觐见的两人中,一个不过是个小小的锦衣卫六品百户,另一个形容猥琐不说,穿的戴的明显是个白身,所以举止间不免带了几分轻视。

但现在他知道自己闯了大祸。

连大总管都客客气气的人,那能是一般的人吗?

周秉知道逢高踩低是人之本性,懒得跟这些小卒子见气。根本不想理会,就微笑着做了一个回揖,“我出了趟公差,前几天才回来。顺手带了几件老家的土产,等会让人送到大总管的家里去,还望大总管不要嫌弃!”

高玉在枣树胡同有一座私宅,京城人知道的不少。但他为人向来谨慎,还没人敢在大庭广众之下明目张胆地给他送礼。

这回因为乾清宫的大部分人都被卷进皇帝中毒的案子当中,高玉好不容易洗脱嫌疑,这些日子一直以来都在夹着尾巴做人。平常有来往的几个人因为怕事,都不敢露出亲切神色。

所以他听了这话后先是一愣,接着就反应过来。心头感激的同时,语气更加柔和了,“难为大人还惦记我这个老奴才,真是叫我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对了,这位就是王大夫吧,皇上已经问了两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