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几日就是上元节了,按照规矩,我要回娘家省亲,心里乱糟糟的。父亲不疼爱我,妹妹崔红缦等着看我的笑话,倒是茯苓,期待回去见她那些姐妹。为了哄她,加之我也想散散心,不想被刘珩气出病来,一早就拉着茯苓扮了男装出门去了。
刘珩这人,千万个不是,倒没有公子病,平素不讲究皇族的排场。但却从未在吃穿用度上亏待过我,要说给家中的女眷带些礼物,燕王府的金银物件齐全得很。
茯苓挑着路边的玉梳、头冠连并耳坠子,讪讪地道:“姑娘,我瞅着这些个东西再没有能比得上王爷赐的,咱们府上的东西都是宫里出来的,依我说不如早些回去,随便挑几件也比外头的好千倍万倍。”
不提还好,茯苓这话,倒让我想起刘珩那句“燕王府上上下下,没有一件东西不是我刘珩的”。
“你懂什么,崔家又不缺钱,说稀罕那些东西。缦儿被看管的紧,你那些姐姐妹妹也都轻易不能出门,买些街上才有的珍玩给她们开开眼。”
逛累了,就去长庆楼点了我最爱的几个菜,紫苏鱼、三脆羹还有酒蟹,茯苓喜欢吃虾蕈,我给她点了两盘,反正花刘珩的钱。
“姑娘,我一个人吃不了这么多虾,你最近胃口又不好,咱们俩……”
“嘘!”我止住茯苓的碎碎念,示意她细听旁边那桌四人的交谈。
茶坊酒肆,历来便是上0京消息最灵通的地方。京城中人,惶不论这些贵0族的子弟少年,便是药铺的郎中、酒铺的酒博士、饼铺的大伯,都对当今朝堂的派系纷争说得头头是道。
第3章 第三章 琵琶美酒
旁边桌上的四人,都是身着华服的公子打扮。看样子家中多半有朝0廷中人。从方才我和茯苓等菜的时候开始,就在讨论当今圣上立储的事。
我那些支离破碎的关于前世的梦拼凑在一起,勉强能够回忆出,刘珩一刀砍了我多半是他当上太子以后的事,因而细细听着这些话,盘算着如何才能逆天改命。
我常常疑惑 ,既然刘珩是已逝敬仁王皇后的儿子,讲起治国之道又滔滔不绝,让人不明觉厉的,直接找个人给圣上一推举,大家伙顺水推舟,圣上就着梯子也就下了,这事有那么难吗?
“有那么难?”桌上一个着金丝绸缎圆领袍,相貌俊朗的公子问道。
这四人桌上放着一盘炒蟹,螃蟹被厨师精巧地剔出了籽和肉,圆圆的蟹壳里盛着蘸料,蟹壳周围堆着三0条蟹肉蟹籽,“上官公子家父官拜中书省,不可能没听过一些风声,”说话的人夹了一口蟹肉笑道:“这道菜叫做三足金乌,如今朝中的形势也可说得上是三足金乌啊。”
“于公子,此话怎讲?”
“你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