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靠着物美价廉的日本产品,樱花百货很是收割了一批急于在新居定居下来,购买各种日用品的新移民的钱包。毕竟新来的人对于“王八蛋百货”的历史并不清楚,他们只需要便宜的商品来满足生活需要。

至于时迈和摩登百货,凭谁也想不到他们今年生意最好的部门,竟然是两家楼上的天台乐园。

便宜的门票,新奇的小吃和五光十色的装饰,加上精彩的戏曲杂技魔术表演。只要花几毛钱就能最直接地体验“大上海”的喧嚣热闹,享受一览无遗的浦江两岸的美景。

在新移民的眼里,这里简直是让人心驰神往的乐园。

推出了几年的“百货公司”天台乐园,居然在多年之后迎来了又一波热潮。

几乎整个夏季,只要不下雨,这两家的天台上,从早到晚始终是人潮滚滚,络绎不绝,甚至需要派专人限制人流,才能保证安全。

而下雨天时,时迈百货的小剧场和七重天饭店里的电影院又成了好去处。还有附近几条商业街的茶楼、戏曲社、歌舞厅也是终日人满为患。

在此期间,罗夏至脑袋一拍,让时迈国旅临时搞了一个“上海一日游”项目,拉着一匹扎眼的欧洲大马车去码头,发海报,做宣传。

结果效果居然很不错,吸引了很多第一次来上海的游客们。

当时也不存在什么小巴车、大巴车。罗夏至就让人赶着刷了漆的普通马车,一次拉上四五人游人,去城隍庙、大境阁、沉香阁和霞飞路、外滩、跑马厅兜一圈——反正这些景点都不要门票钱。

初来乍到的外乡人抱着包袱,瞪大眼睛张大嘴,看着这花花都市,街上往来的外国人,还有鳞次栉比的各式商店、教堂、庙宇简直说不出话来。

最后,车把式把人拉到大马路中间的时迈百货门口,这群懵懵懂懂的人,又被带进了一个五光十色的“新世界”……

总之,这群城市“新鲜人”,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很快以“消费”这种方式,融入到了上海这个“销金库”、“夜巴黎”中来。

“椿樱子请了一个好军师啊。”

周末的一大清早,正在翻看报章杂志的罗夏至,看着报纸上最新刊登的文章,咬着牙齿啧啧不已。

坐在他身边的,是虽然休息在家,但依然批阅公文不止的顾翰林。

顾翰林熬了那么多年,终于在今年开学后不久,从“顾副局长”熬成了“顾局长”,不过也越发忙碌了起来。

这不,这段时间里都在和日侨扯皮,他们要建造的“ 虹口日本人学校”的事务呢。

放下手里的文件,顾翰林拿过报纸,看了一下作者的名字——乃木宏。

然后眉头一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