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这人我见过。”

“怎么?”

“前几天来和我周旋谈判,要求教育局给与日本人学校优惠政策的人,就是他。”

“他们自买地皮自筹学校,让日本人自己上学就算了。干嘛和我们扯一块去?”

罗夏至不满地说道。

顾翰林冷笑,“之前不是跟你提到的的日本文部省搞的‘自然科学研究所’么?如今已经俨然快要竣工了,这位可是所里的高官。”

“一个研究所搞教育的,和大椿商社搞到一起,还为椿樱子张目,可见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罗夏至冷笑一声,将报纸扔到一边。

这是今天发行的《商务报》,第二版就刊登了这位乃木宏先生的“鸿篇大论”,标题是——《何为日货?为何要抵制?》

这位乃木先生,一共提出了三个问题,然后做出了一个小节。

第一,并非在日本本岛国土生产,而是在台湾、琉球、朝鲜等地生产出的货物,算不算日货?

第二,在中国之青岛、满洲等“日占区”生产出来的货物,算不算日货?

第三,在上海江浙等地,由日本人投资建厂,但是所使用的之原料和所聘请之工人都为中国人,生产出来的货物,算不算日货?

这些问题,他一个都没有回答,只是最后总结到——

近年来日本人在华投资的工厂,仅招募的工人数量就已经超过十万之众。这些工人百分之九十九都是中国人,日本工厂为他们提供薪酬,培训他们技能。

大量的日本工厂和商社为中国工人提供了工作岗位,促进了城市商业的繁荣,这些都是举目可见的事实。

文章到此戛然而止,但是背后的主旨和目的却是昭然若揭——这是要给持续多年的“抵制日货”活动在舆论上踩上刹车,好让日本货品再一次受欢迎起来呢。

“说了那么多,搞得他们日本人来我们中国是做慈善似得。难道不是因为看中了我们的市场,又要剥削我们的劳工的劳动力么?”

罗夏至轻蔑地摇了摇头,“这种文章,也就蛊惑一些无知的人而已。”

像我这种马哲考试九十分,把剩余价值公式背得烂熟于心的人。一眼就看穿了他们资本家,而且是带着枪炮的帝国资本家的虚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