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页

能一下子调走那么多匠人,显然是他野爹的手笔。

但是野爹一下子要那么多匠人去做什么?

修码头?往哪儿修?

赵县令看着他明显不愉快的表情,低着头不敢吱声。觉得当这个县令也太难了,还不如简单当个大夫轻松。

还好竺年没为难他,很快就让他走了。

这会儿工地缺少匠人,运河挖掘的人也不多,一向热闹的银城突然变得安静下来。

过了一个月,天气开始燥热。

厢军送到了。

竺年让人挨个清点造册,从傍晚船靠岸,一直清点到第二天中午。

负责押送的年轻军官陪着熬,越是清点,他的脸色愈发难看,想发作又忍了下来。

竺年倒是笑嘻嘻的,清点完直接把名册拍在他脸上:“眼睛瞎了吗?”

作者有话要说:蒋军官(≧w≦):这是我干的,那也是我干的。

蒋军官(≧w≦):我超能干!

红四o( ̄▽ ̄)ブ:是是是,都是您的功劳。

红三o( ̄▽ ̄)ブ:是是是,您最了不起。

红二(。?w?) :道理我都懂,为啥又轮到我做厨子?

(完)

第二百章 算计还是凑巧?

厢军在军中不受重视。

说是“军”,实际上就是一群工具人,来源多为流民、战俘、犯人。

毫不夸张的说,他们的待遇和价值比牲口都不如。

他们干的都是最累最苦最要命的活。

挖河,显然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