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页

接下来朝会说了什么,竺年左耳进右耳出,全没记住。

朝会结束之后,都不用姜卓说,就拉着尉迟兰理所当然去刚盖好的小殿蹭饭。

小殿外面的花草虫鱼还差点意思,但是小殿里面已经收拾齐整,考虑到姜卓平日里多半在御书房工作,距离御书房更近。只不过现在气候事宜,倒是发挥不出小殿调节温度的好处。

姜卓看他们自说自话进来,也没说什么;再看看宫人端上来的三人份的饭食,挑了挑眉:“怎么?王府还差你们一顿饭?”

竺年一边洗手,一边看他:“这不是陪您吃饭嘛。”

和儿子儿媳一起吃饭,当然好过自己一个人吃饭。哪怕是假儿子。姜卓心里面还是觉得不错的,中饭还一不留神吃多了一点,吃过就背着手遛弯,听竺年说这边种一棵什么树,那边摆个什么花。

“回头夏冬两季,朕就在这儿办公,往来人多,别整太多花里胡哨的。”

“知道,就随便摆两盆小点的,能看得出四季变化的。”

两人聊了些有的没的,竺年就开始说正题了,也没绕弯子:“给我点名额,我认真教书。”

姜卓没说反对,直接问:“几个?”

竺年咂摸了一番尉迟兰在银城时候气出的燎泡,又有点想打退堂鼓,手抬起来又放下,手指头动了动,像是突然数不明白自己有几根手指头似的。

姜卓和尉迟兰就一起看他在那儿掰手指头。

尉迟兰刚开口:“要不就算了吧,和人怄什么气……”

话还没说完,姜卓就说道:“多了也不好,就给你十个名额,随便你自己怎么弄。”

随便?竺年眼前一亮:“那我自己带着学生办书院,抱月居那儿还有房子空着,正好,也省得我两头跑。”

抱月居就是梨园那边的新楼,姜卓给题的名,还像模像样搞了块匾,挂在正厅里。

姜卓又骂了他几句,倒也没反对,回去御书房,让当值的大学士写了条子,干脆免了他在书院的值。

竺年转天就把《抱月书院》的牌子挂了起来,还是让姜卓写的,在梨园大门口另外弄了个小亭子,摆了指向牌和小地图,又贴了招生的告示。

同样的告示还贴在了糖巷等地。

这一回他没派人解说,毕竟这是要招官员的预备役,连告示都看不懂,那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