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牵涉朝堂党争、立储和后宫:
昭敬皇后虽去,其身后还有文氏一党和太子。
太子虽被立储,但根基不稳,身边仅有文氏一党协助。
且国丧三年里,都是由惠贵妃徐氏帮忙料理后宫。
惠贵妃膝下可是有两子,尤其是长子、四皇子凌予权深得皇上喜爱,骑射俱佳不说还颇具文才。
即便太子与诸位弟弟关系都不错,但文家党羽还是将四皇子当做争储的头号劲敌。
昭敬皇后若在,四皇子再厉害也不过是个庶出的宠儿。
但昭敬皇后过世,皇后之位虚悬。
若皇帝动了让惠贵妃继立为后的心思,那她所出的两位皇子都会因而成为嫡子,对太子的威胁无外乎是加重了。
加之惠贵妃出自定国公徐家,长兄掌握西北重兵不说,妹妹还直接嫁给宁王、做了王妃。
所以在这种关键的时候,文氏一党说什么也不会再加大徐氏的权柄。
徐振羽前几回的上书,都被他们说成是妄图拥兵自重。
后来讨要粮草军饷,文氏也是想尽办法拖延阻挠。
前世,这件事情最终的破局
是四皇子惨死在战场、徐振羽将军伤重昏迷,文氏一党才真正意识到西北局势之急,并非是徐家暗中夺权。
可到底为时已晚,损失惨重。
今生,李从舟已尽力保下四皇子。
想要换得朝廷尽快拨发粮草、军饷,补齐西北大营兵马,也只能想办法劝太子出面釜底抽薪,让文氏党徒无话可说。
然而,李从舟没想到会在双凤楼遇着未来的宰相苏驰。
苏驰这人生了妖骨,是个怪才。
当年襄平侯狗急跳墙,一把火烧毁了户部在江南的籍库。
自以为死无对证,却被苏驰一眼看出破绽。
只用各县存档的旧文本,他就推演出了正确的税赋和人口,反打了襄平侯一个措手不及。
而且后来运送往西北大营的粮草,也是由此人出面押送。
前有西戎追兵堵截,后有襄平侯买通盗匪劫掠,他却在镜河上来回横渡,晃得敌人损兵折将不说,粮草也颗粒未失。
当然,李从舟更没想到的是
顾云秋也在双凤楼。
而且,还当众给了苏驰七百两银子。
这小纨绔。
李从舟足下生风:
也不知是单纯的傻。
还是……也知道了什么。
○○○
宫中,宣政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