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朕将朕的儿子和外甥的性命交给你了,你这次出兵一定要将他们活着带回朕的大都来。你是朕的外甥女婿,也是朕的长城。当年你从伊尔汗俺巴海那里来的时候,朕就一眼相中你,特意留你在这里为朕效劳。希望你别辜负了朕对你这个人的一片爱慕之心。”

当“伊尔汗”和“俺巴海”这两个字眼刺入纳海的耳朵后,他心惊的炸裂开来。那不就应该是他生父的出身么?!他生父巴林.伯颜正是伊尔汗俺巴海的奴隶,是奉俺巴海的命令出使大元的!然后他就再也没有回到家乡!那个站在高台上,与合汗在一起的,就是他的父亲巴林.伯颜!他并没有死!

纳海的手哆嗦了,他的嘴唇也在颤抖,湿热粘腻的眼泪克制不住的滚落。他的父亲不仅没有死在去出使的路上,而且还在大元得了高官厚禄。他还结了婚!他娶了合汗的外甥女做妻子!

忽然一阵天旋地转,四周昏黑。纳海感觉自己什么也感知不到了,酒杯自他手里跌落,摔在地上,飞溅出来的嫣红色酒浆四散崩裂,染红了地上铺设的羊毛毡毯。

当我醒来时,第一眼看见的,就是父亲悲切哀伤的脸。我终于知道他长的是何种模样了。果然祖母和母亲都没有欺骗我,父亲真的很美。他比我想象的要年轻许多,也许是因为生活优越保养得当的原因吧。父亲肤色极白,且细腻。弯眉大眼,睫毛像姑娘一样浓郁。英挺高耸的鼻弓和尖而秀丽的下钩鼻尖,显得那么的秀气雅致。他齐整漂亮的胡须里有几根白色的,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俊美。

我一时间神志恍惚,还以为已经回到了在胡齐斯坦贾梅勒城的家中。但当我看见四周围那些风格与家乡迥异的陈设时,我又哭了。我虽然见到了生父,但是他不可能随我回家。

父亲将我搂进怀里,我看不见他的表情,但能感到他的身体在发抖。他止不住的在抽噎,泪水濡湿了我肩膀上的衣服。

这个男人真可怜,他身为奴隶,万事都由不得自己,就和我一样。合汗要留他,他又能怎样呢?我想。我对他恨不起来。虽然他抛弃了我的母亲另娶,我也恨不起来。

他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抱着我哭。一直哭到眼睛都干涸了。我看见他眼里布满了红血丝。

他明天就要带队出征帝国的北疆去平叛,而我,也将在三天后乘上返回波斯的海船。我们只有这一个晚上的相聚。我就叫父亲这样默默的搂着我,贴着我的身体,彼此感受着对方身上的温度。我们呆了这样一个晚上。

他还问起达尼艾勒,我告诉他,达尼艾勒早就因天花而死。他听了,不说什么,继续靠着我的身体,但更虚弱无力了。

那包祖母坟墓前的土,我把它给了父亲。但我留下了那枚祖母与祖父订婚时的黄金鼻环。

登上了杨氏家族的出海大船,我们返航波斯。我不会留在大元,我对这里没有留恋。当咸腥味儿的海风再度吹拂我的脸,我微微一抬手,那枚黄金鼻环在晚霞中一闪,它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后坠入湛蓝的海底。我看着那一点金色,向下坠去,沉入一片广阔无垠的蔚蓝色之中。

至元十六年,正月。窝阔台汗海都和宗王昔里吉等又自阿力麻里东犯哈喇和林。丞相巴林.伯颜奉命率师北上。同年同月,伊尔汗国使团乘海运万户杨发船只来贡,合汗于大明殿一并设宴,一为伯颜践行,二为迎接伊尔汗贡使。伯颜于宴罢后第二日北上,后大败叛军于鄂尔浑河。同年,伊尔汗国使团返航。

第141章 《两片杏仁》番外-记忆

公元一二九四年,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忽必烈合汗驾崩,伯颜总领朝政三个月,朝廷肃静,一如平日。伯颜受顾命拥立从哈喇和林返回的皇孙帖木儿即位,复任知枢密院事。同年十二月伯颜病卒,年五十九。

公元一三零四年,元成宗大德八年。特赠伯颜宣忠佐命开济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追封淮安王,赐谥号“忠武”。

约翰.孟高维诺主教是在巴林.伯颜总领朝政那一年来到举世闻名的繁华大都的。

现年四十七岁的孟高维诺出生在意大利南部的美丽城市萨莱诺,十九岁时行剃发礼加入方济各修会做托钵僧。少年时的孟高维诺立志仿效基督,将主的好消息传遍地极。让普世人类同归一牧一驿是孟高维诺毕生的理想。

七十八年前的十月三日,是方济各会会祖,方济各.亚希希回归主怀的日子。七十六年前的七月十六日,教宗格里高利四世在罗马主持了为方济各封圣的盛大典礼。

约翰.孟高维诺渴望象会祖方济各.亚希希一样,去往外邦人与异教徒的地方传教,解救那些陷入蒙昧与黑暗中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