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因俗而治”就是“书同文、车同轨”的反面。它要守护的就是每个人都有与别人不同的权利,它保护每个人的语言、着装、发式和生活习惯都可以按照自己本来的风俗,只要这风俗不伤害他人。

“以汉法治汉”当然是对的,因为这完全符合“因俗而治”的法则。但是“以汉法治穆斯林”或“以汉法治也里可温”,必然遭到唾弃,因为这完全违背了“因俗而治”的原则。

一个帝国里,如果千人一面,那它就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古罗马人说:“让自己活,但也要让别人活。”话中真意就是如此。

我和安童,在这次谈话中不欢而散。但是我在政治上一如既往的支持他。因为我们都渴望一个廉洁而高效的政府。渴望能调和在这庞大的帝国内部因为种族、部落、宗教和语言各不相同而不断爆发的矛盾。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超级混融的帝国,这帝国里流行着几百种的语言,一千多个不同的部落,上百种不同的宗教。为了能治理这样一个巨型的国家,我们遇到的困难是之前一千多年以来从没遇到过的。

那年的九月,当合汗的御驾起行,从避暑的上都返回政治中心的大都时,我跟随在合汗庞大的车驾随从队伍里,合汗的象辇由四头安南贡的大象负载着,香木造的辇轿堆金沥粉,辇内四壁悬挂着黑貂皮。我们随着先导的仪仗走上了返回大都的辇路。

辇路禁人行走,非扈从皇驾者不能亲行其地,合汗的辇路有两条,往返各一条,合汗从大都至上都走东道,从上都至大都走西道。每年跟随御驾的,前后达十万人以上,还包括牛羊马驴骆驼等牲畜。天子御辇先行,皇后太子随后,再到诸王大臣。一行人浩浩汤汤西出都门,奔着大都而去。

大都本是金朝原来的首都燕京,现在成了新帝国的首都大都。但这所举世闻名的超级都会,在中亚和西亚的名字“汗八里”比“大都”这个正式的名字传播的更广。“汗八里”,突厥语谓之“合汗之城”。这所城市已经随着蒙古帝国的扩张,变成了可以与君士坦丁堡、大马士革、开罗和巴格达相媲美的世界之城。

合汗定大都为首都后,起先乃居住于城外的金代离宫大宁宫内。至元四年,开始了新宫殿和都城的兴建工作。中书省官员刘秉忠为营建都城的总负责人,阿拉伯人也黑迭儿丁负责设计新宫殿。郭守敬担任都水监,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并以京郊西北各泉作为通惠河上游水源。

至元二十二年时,大都的大内宫殿、宫城城墙、太液池西岸的隆福宫太子府、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等官署,以及都城城墙、金水河、钟鼓楼、大护国仁王寺、大圣寿万安寺等重要建筑陆续竣工。合汗随着工程的完结发布了令旧城居民陆续迁入新都的诏书。诏旧城居民之迁京城者,以资高及居职者为先,仍定制以地八亩为一份,其地过八亩或力不能作室者,皆不得冒据,听民作室。

至元四年开土动工,历时二十余年,形成新一代的帝都。

从至元二十二年到三十一年,有四十至五十万居民自金中都燕京故城迁入大都。此时期还陆续完成了宫内各处便殿、社稷坛、通惠河河道、漕粮仓库等建筑工程。元大都的营建工作至此基本完毕。此后各帝陆续又有添建,如孔庙、国子监、郊祭坛庙和佛寺等,但对大都总体布局没有变动。

大都充满了浓重的市井烟火气,它与大马士革和巴格达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是一座只为人而建也只属于人的巨型都市。它世俗到底,不沾一丝的宗教神圣性。关于大都没有任何与神或者先知相关的传说。即使是民间口传的“刘太保建八臂哪咤城”的段子,也和宗教崇拜没任何关联。

当我混迹于那些欢乐又世俗的大都市井小民之间的时候,我终于突然间发现,我脱离了我的宗教,这让我感到惶恐不安。因为我从前从未如此的远离甚至与造了我的主隔绝。而现今,我陷落于世界上最世俗最无神的城市里面,而它又是如此的大而壮美,它用它的世俗完全包裹了我,超越了我,窒息了我。

但大都的生活又是如此的自由,每个信徒都可以不受干扰的礼拜自己的神明。

世俗保卫了信仰,并因为没有信仰而使得诸多信仰都获得了自由,这真是走遍世界,唯此处独有的稀世奇观。

第35章 平砂玉尺经

合汗的大都是一座巍峨壮丽的城市,一共分四区十一门七十五坊。老百姓称之为“八臂哪咤城”。

那十一座城门,南、东、西三面各三门,北边则是两座门。城门的名称,都和周易的卦象为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