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伯颜在家外,总是尽量避免接近供着皇室死人木牌子的影堂。但祭孔祭太庙里的成吉思合汗牌位的大礼却是躲不了的。伯颜只能反复的在心里唾骂自己的堕落,并在心中向着成吉思合汗和他子孙们的死人牌啐口水。他在心中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唾骂着,呸!要不是因为我是忽必烈的奴隶,是你家族的私人份子人,我是绝不会来这里下跪的,啊呸!

因为他拒绝在家里摆放成吉思合汗牌位还和别速真吵过架,最后还是他主动的道歉了事。

喇嘛们也天天来骚扰,伯颜尽量心平气和的拿出银钞来应对他们,这些拜偶像教徒以欺负人为乐事。伯颜曾跟阿什克岱说过不要总找穆斯林的麻烦,因为毕竟这大都城里拜偶像教徒象汪洋大海,而信仰真主安拉的人如一叶风浪里的孤舟,但是他还是不听,结果闹出了事情来。阿什克岱啊阿什克岱,你就是忘不了穆斯林毁了你的故乡安提约基雅!所以你要和穆斯林斗一辈子?你是个文人,我劝你及时收手吧!作为信仰安拉的少数人难道我们不应该彼此和睦一些吗?

约翰.孟高维诺主教这位拉丁教会的主教,方济各修会的“小兄弟”,他在伯颜晚年时候来的大都。那时已经是合汗的孙子帖木儿执政了。伯颜不喜欢这位意大利萨勒诺人对亚述教会的尖刻和犀利,但是敬重他的为人。孟高维诺比亚述教会的神职人员更廉洁,而且拉丁语的赞美诗旋律真美。听说孟高维诺让合汗的驸马高唐王阔里吉思改宗了,伯颜默默的没言语,还能说什么呢?伯颜必须庆幸阔里吉思没有背叛造物主变成拜偶像教徒。

很多年以后,伯颜自己主动去劝降东道诸王之长的乃颜汗,不得不说伯颜自己是有私心的,因伯颜不忍看着同样信仰的人倒在他自己制造的屠杀当中。但是乃颜虚与委蛇,不肯听伯颜的劝告,并企图囚禁伯颜。伯颜不得已匹马出逃,狂奔三十天逃回大都。马都跑死了那么多匹!但是伯颜还是希望对乃颜手下的人从轻发落。他推荐世侯李庭的汉军以汉法战,这个效果很好,这能尽快结束战争以减少死亡。伯颜没有求合汗放过首逆乃颜,但是请合汗对那些被乃颜夹裹着不得不一起造反的普通信众,放过他们一马。这些人被集体发配到浙江做种田的奴隶,伯颜在悲叹中望着被解去浙江的这些奴隶的背影,似乎那就是他的背影。伯颜当初就是这样被绳子牵着带往奴隶市场上被卖掉的,然后幼小的他就被人口贩子献入了宫里,一晃就是八年。当伯颜看到乃颜那面绣有十字架徽记的战旗倒在血里,伯颜心里甚至暗自责备自己,他在清扫战场时让侍从寻找那面旗,遍寻却寻不见。不见也好,伯颜心里想,免得我主的十字架徽记在穆斯林和拜偶像教徒那里受到嘲笑和侮辱。

第42章 穆清阁

穆清阁,有元一代,是皇帝宴乐、议事与居住的大内宫殿,元人诗中称其为“北阙”。穆清阁位于宫城北墙居中部位,并与城墙连为一体,由中央大殿与东、西伸出两翼的配殿组成,总体平面呈“山”字形的阙式建筑。穆清阁兴建于沼泽区,在最初兴建该殿之时,首先排干积水,然后用成排木桩钉入沙层,再用碎砖石填充加固后,在其上夯厚约四十寸的夯土层取平地表,开始起建穆清阁基础。基础部分中间为夯土,由黑土夹黄泥混合而成,砖与砖之间用白灰灌桨,砌法为干摆式,基本不露浆缝。

穆清阁上下行走的踏道位于配殿与正殿相交处,呈“之”字形,由夯土与砖混合而成。其中,踏道处的垂带、象眼与踏面均为砖结构,垂带部分用走趄砖,象眼全部采用走趄砖砌成,踏面为砖砌的礓嚓式马道,可以车马上下通行。踏道入口处残留有门砧与门限的石建筑构件,两侧铺有漫地砖,并砌有排水渠,气势雄宏。

元英宗至治元年时,曾与左丞相拜住在穆清阁商讨失烈门事件,“帝密得其事,御穆清阁,召拜住谋之”。

但穆清阁的建造要早于英宗时代,它是元世祖忽必烈执政初期的建筑杰作。明人修《元史》时没有漏掉硕德八剌和拜住在穆清阁的事件,但是,另一件事却被主笔《元史》的明代文人刻意的遗忘了。

毕竟,忽必烈合汗在穆清阁里咬了伯颜丞相屁股狠狠的一口这件事情,不是什么体面的事情。

至元七年了,伯颜改任同知枢密院事。舅子哥安童重新成为了右丞相。

这一年,尚书省立了。自然是艾哈迈德的主意。艾哈迈德的聪明是毋庸置疑的。前两年他就一直在为尚书省的成立做着准备。其中一个手段就是把伯颜的舅子哥,年轻的安童推上三公的位子,升安童为太师。拥护安童的汉法派自然眼不瞎,知道艾哈迈德这回回玩的是什么戏码。这叫明升高位,暗夺实权。凡在官场上混过的,都知道究竟是什么意思。众汉法臣子自然是激烈反对的。结果这事儿就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