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大军行走过潜江时,路过著名的白鹤寺,寺中的僧人借着月光惶恐的打量着庞大的黑衣人军队。伯颜命军营驻扎在寺外,禁止军士骚扰那些出家修道者,并让人把随军携带牌符及数百头牛交给寺庙的比丘,让他们安心住寺。

秋日的晚夜却是燥热,让人不能安睡。伯颜为这有仙人降临过的白鹤寺的美所迷醉,他看到从寺庙粉墙头上探出枝叶来向外的浓郁的翠绿,在暗夜里散发着香气。沙洋汉江边的仙人堤边栖息着大群洁白的水鸟。这一切在黑夜的掩映下如同摩耶幻影。伯颜把自己的额头轻轻的地靠在那白粉墙壁上,感受着它丝丝的凉意。他缓缓闭上眼睛,觉得心中宁静。他自知有罪,不得赦免,唯有忏悔自己所犯之罪行,乞求上主的饶恕。但他又知道自己既然身在此等位置,就不得不去犯罪。他是为了他的合汗,双手染满了的无辜者的血的。

伯颜想象着那散发鹤氅手执拂尘的俊美仙人骑着洁白的仙鹤下降该有多美,而血腥沾染了这美景是多么的罪过。江南人喜拜合和二仙,那是诗僧寒山与拾得的化身,后来却成了民间的喜神。出家人却保佑婚姻与爱情,还有比这更浪漫的么?而他现在站在这里,给这幽凉而凄美的夜色平添了几分血色。伯颜在心里请求上主安拉的垂怜,垂怜他在这孤独的夜里竟然想起了异教的爱神。

当第二日清晨时,寺庙中的比丘们打开山门的时候,黑色的大军已经开拔走远了,山门外空荡荡的如同他们从未来过一样。寺僧庆幸出家人的好运气,只是发现雪白的粉墙被一首诗歌给弄污了,那诗是用一块碎砖头在墙上潦草划出的。

诗中道是:

小戏轻提百万兵,大元丞相镇南征。

舟行汉水波涛息,马践吴郊草木平。

千里烟云时复暗,万山营火夜深明。

皇天有意亡残宋,五日连珠破两城。

僧人看着这首歪歪扭扭的诗愣了会儿,然后摸了摸自己光溜溜的秃头,把寺门“咣当”一声掩上了。

第48章 庾公楼

庾公楼,一名庾楼,传说为晋庾亮镇江州时建于江西九江,不足信。

唐孙元晏《晋.庾楼》:“江州楼上月明中,从事同登眺远空。玉树忽薶千载后,有谁重此继清风。”

宋陆游《入蜀记.卷四》:“楼正对庐山之双剑峯,北临大江,气象雄丽。庾亮尝为江荆豫州刺史,其实则治武昌。若武昌南楼名庾楼,犹有理,今江州治所,在晋特柴桑县之湓口关耳,此楼附会甚明。”

危楼千尺俯江津,

天外飞帆点点匀。

作此雄观真壮士,

奈何犹说污人尘。

癸未,伯颜至蕲州,宗模出降,即承制授以淮西宣抚使,留万户带塔儿守之。阿术复以舟师先趋江州,兵部尚书吕师夔在江州,与知州钱真孙遣人来迎降。丙戌,伯颜至江州,即以师夔为江州守。师夔设宴庾公楼,选宋宗室女二人,盛饰以献,伯颜怒曰:“吾奉圣天子明命,兴仁义之师,问罪于宋,岂以女色移吾志乎!”斥遣之。

历史的真实与真实的历史不是一回事。伯颜自己并不知道拒绝吕师夔送给的两个宗室女居然还会与“圣明天子”、“兴仁义之师”之类的虚词产生联系。

他当时只说了那么简单的一句话:“我不需要这些。”

仅此而已。

若论及姿色,这里的女人并不合伯颜的胃口,她们与他曾经在伊尔汗宫廷里见过的那些媚入了骨髓的美人差的太远。与他的伊斯塔尔和米莉亚姆也同样差得太远了。他想念那些美目、灵动、妖娆的面庞,或如地中海海水般蓝色或象翡翠色样绿色的双眸。想念那卷曲的泛出紫色光泽的乌发和饱满的如同椰果一样的乳房,还有那能如燕子般轻巧的在地毯上飞旋的带着黄金脚镯的双足。而所有这一切,在这里的女人身上都没有。

南人女子的清淡脸庞,让人觉得乏味之极。凤眼与其说是赞美,不如说是以美言掩盖一种天生的缺陷。至于飞旋如小鸟样的灵巧可爱的双足,这里更是甚少见。即使在庾楼宴客,歌姬们大多数的时间也只坐着弹唱,舞蹈只是简单的在地板上来回“挪步”加甩几下袖子而已。这在伯颜看了,简直就是敷衍,不能称之为“舞蹈”。后来他终于知道为什么南人的舞蹈那么热衷于来回甩袖子了,那是因为他们的女人脚不灵。

“快上马”,一种限制女人的脚长得太肥硕的缠裹方式,正静静的流行在南人的深宅大院和宫墙里。它区别于后世享誉华夏的“三寸金莲”。“快上马”缠出的足,消瘦、平直、尖俏。它与“三寸金莲”最大的区别就是它只求“瘦”、“尖”、“直”,不要求“弯”和“弓”。仅这一项的省略,就让女子免去了把前脚掌狠狠的窝向脚后跟并把足面骨折断的痛苦。所以按照“快上马”方式缠足的女子,缠后双足纤细平直如竹笋,脚掌长度仍然为天足的长度。因此她们可以表演脚步简单,动作主要集中在手臂部分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