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犹太人称那神圣之夜为“讨拉退降示之夜”,他们认为正是这一夜,先知穆萨在西奈山上独自与造物主相交七个昼夜,从主那里领受了载有“十诫”的“约板”,从此以后犹太人成了“天选的民众”,他们与其他蒙昧的民众不同,因为只有犹太人拥有律法并只按神的律法生活。

而穆斯林则称那夜为“阿舒拉日”,“阿舒拉”为阿拉伯语里之“第十”之读音,传说在这一日是:人祖阿丹和哈娃偷食“知善恶树”上的“禁果”后,安拉准其忏悔之日;先知努哈的方舟,在大洪水后,终于停泊在亚美尼亚的亚拉拉山山巅之日;“安拉之友”先知易普拉辛,因砸毁偶像,而被乌尔城的暴君乃穆鲁代投进烈火但获救之日;先知尤素福与父亲叶尔孤白,在失散了十年之后,于埃及团聚之日;先知穆萨以杖击水,带领希伯来人安然渡过红海,抵达“流奶与蜜”的“应许之地”之日;先知达伍德因私通部将乌利雅之妻巴特舍巴,犯奸淫之罪,但终究蒙安拉赦宥之日;先知苏莱曼王位失而复得之日;先知安优卜受伊普利斯试探而染病,从重病中痊愈之日;先知尤努斯受安拉诫命往尼尼微城传道,被人误以为不祥投入大海,被海中巨兽拉哈布吞入腹中,出鱼腹而获救之日;先知尔萨蒙难,被安拉解救升入天堂之日;安拉创造宇宙之中,造人类与火狱之日。

而东方的基督徒,则在这一天,做“诸圣瞻礼”,缅怀那些已经升入天堂的殉道者。

伯颜曾经沉迷于玫瑰的炫目之美、永恒之香,但他从临安采撷归来插入自己马鞍侧行囊中的,却是两枝梅花。

那是南方的梅花。当他折下这两根带着冷香的花骨朵,含苞待放的梅枝时,他正在临安的城墙里头。他把这上面积雪堆寒的花枝,当做自己曾经来过的纪念物。然后,他被他的合汗要求返回北方,因为那时海都又开始在蒙古和河中之地,串通那些对合汗不满的宗王开始作乱。他必须回防关外的塞北,把灭宋的最终业绩留给年轻的汉将张弘范和他的副帅唐古特人李恒。从此,伯颜再也没去过比大都更南的地方了。

从南至北,对伯颜来说是从哈喇和林到临安的路;从西至东,对伯颜来说是从大不里士至哈喇和林的路。他见过了翠蓝的波斯湾海水,洁白的石头建筑。又在临安的湖泊里寻找同样的迹象。但是没有找得到。寒雾里的江南,虽然也是潮湿的,但却没有波斯湾的湛蓝透彻的水,也没有洁白大理石建造的刻着卷草纹的巨石建筑。临安是个过度拥挤的城市,拥挤到令人窒息。连西湖边的泄洪滩地区,都被穷人家歪歪扭扭的小木房子给挤得满满当当的,没有一点间隙。而从贫民窟的破房子里直接排进了湖中的污水,把本应该是翠蓝色的湖泊的边缘处,染成了泛着黄白色泡沫的灰绿色脏水。

后来伯颜已经忘记了自己是在至元十三年的哪个月份进入临安城的,他只记得进去的时候天已经冷了,所以那里的梅花才开着。他们的军队在秋高马肥的时候从北方启程,在寒冬凛冽的时候攻入了敌人的首都。但这一切其实都是虚无,是虚假的胜利,毫无荣耀可言。失败者自取其辱,胜利者与失败者一样的耻辱。当伯颜的军队应亡宋的谢太皇太后之请,进入这座已投拜的城市,驱逐在城中作乱的张世杰的溃兵的时候,这城里的居民还在瑟瑟发抖中看着双方的热闹。伯颜观察着这座城市,这座城的居民也观察着他们。他们彼此成为对方眼里被观察的对象,并且双方都对观察对方乐此不疲。

伯颜记得自己带领军队启程的时候,大都城里的女人们正在“祭婺女星”、“摆巧果子”、并且花钱买“摩候罗”香木小人儿。因此月兰花盛开放香,故又称“兰月”。

那是七月吗?他不记得了。但是他记得每年这个月,大都的夜晚街市上都摆着摊子售卖酥糖、瓜果、巧巧饭。摩候罗神像以香木雕刻并巧饰珠玉、堆金沥粉,吸引人争相驻足观看与购买。宫里的人则设置“九引台”作为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还有些女子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

男子们则晒自家的藏书。士庶之家咸作大棚,张挂七夕牵牛织女图,盛陈瓜果、酒、饼、鲜蔬、肉脯等,邀请亲眷、小姐、女流,作巧节会,称为女孩儿节。

还有拜“床母”和用绿豆、小麦种子等浸泡在水里做的“五生盆”用来乞求天上的婺女星赐给她们孩子的媳妇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