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白皙的长相,文文静静的气质,带着读书人的斯文,那竟然是杨庭萱。
第五十五章(完结)
皇城之外悬着面巨大的登闻鼓,凡有冤想诉、有状相奏者,都可扣响巨鼓,呈上案情。而一旦有人击鼓,主司需立即受理状纸查明情况,否则日后彻查下来便要连主司一同获罪。
近日长安出了两件大事,一件是瑞王造反案,还有一件便是和这登闻鼓有关。
今年早些时候也因谋逆获罪的杨晋杨太府,原本有一后人逃亡在外,这日却悄无声息回到长安,手持血状敲响了登闻鼓。要诉自家冤情,还自家公道。
杨太府一案,由严梁辅揭发,又由他督办,连那杨府几十口人的身后事都是他亲自划批的去处。杨晋为官素来清廉,直言敢谏,与严梁辅两相争斗,为敌多年。原就有许多人不信杨晋会做那等大不敬之事,如今严相自己因谋逆获诛,杨晋当初的案子便更可疑了。特别是杨家女还曾是太子妃,若非太子真神庇佑早一步与那杨家女合离,这谋逆大案就要牵扯到太子头上。要是此事能成,严相或许都不用和吐蕃结盟就能将太子从东宫御座上掀下来。
一时长安众说纷纭,都等着看京兆尹要如何审理这件案子。
“太子亲自过问,命大理寺卿冯大人定要查明案情还杨家公道。冯大人让我静心等消息,说这案子牵扯颇深,要与瑞王谋逆的案子合在一起,怕不会那么快定下说法。”杨庭萱仰头喝干杯中酒液,舒爽地叹了口气,脸上很快浮起两抹微醺的红晕,显得他气色极好。
朗月当空,风徐星稀。长安城主道虽然宵禁,崇仁坊内却还很热闹。
别馆附近有家“庆祥楼”,酒菜味道极好,还有胡姬助兴。厉渊、谢卿、杨庭萱再加上千机门的一对师兄弟,夜晚便上了这庆祥楼,吃酒说话,预祝杨家终是沉冤得雪。
杨庭萱此次来京主要便是要洗脱杨家的冤情,沈千雪算无遗漏,说是差不多可以上路了,到了长安真的就万事已休,尘埃落定。一切井然有序,时间正好,便像是冥冥中有一只素手拨弄着棋盘,将他们这些棋子各就其位,各显神通。